扰扰利学者,久不可与谋。
读书乃何为,老不知轲丘。
弗恤义所在,务期高爵收。
尝闻失则嗟,不闻得之羞。
知谁洪其源,使世乘其流。
于今已汗漫,更久将溯游。
尝闻古人言,饕餮为共兜。
谓恶岂必多,偷饱德弗修。
不知自思者,舍此何所由。
故余早知惧,誓将异人求。
宁为寒饿嗟,不同富贵讴。
此行况有获,师德高前修。
因尝请子行,勉子无逗遛。
于吾乃何有,同病不独瘳。
虽爱谓予然,尚疑子终不。
惜子有高材,竿幢揭华旒。
苟能自摆去,不为世学囚。
行将见远到,强弩射弱菆。
何必请予诗,自合治子辀。
令既有高邮之行而束孝
高邮,地名。束孝,即束缚之孝,这里指拘泥于礼法的孝道。
扰扰利学者,久不可与谋。
扰扰:烦扰、纷乱。
利学:追求学问。
久:长久。
不可与谋:不能与之共事。
译文:
高邮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是令人感到烦扰不安,长久以来,我们是不能与之同谋的。
读书乃何为,老不知轲丘。
轲丘:战国时鲁国人,孔子弟子。
弗恤义所在,务期高爵收。
弗恤义:不顾念仁义。
高爵:高官厚禄。收:取得。
译文:
读书究竟为了什么?等到老了,却不知道轲丘所说的仁义了。
弗恤义所在,务期高爵收。
译文:
不关心仁义之所在,只想着高官厚禄的获取。
尝闻失则嗟,不闻得之羞。
尝闻:曾经听过。
得之:得到名利地位。
译文:
曾经听过失去就会惋惜,没有听过得到就会羞愧。
知谁洪其源,使世乘其流。
知谁:知道是谁。
洪:广大。
其源:源头。
使世乘其流:让世人都去顺从它的发展势头。
译文:
谁知道是谁开创了这样的风气,让世间的人都顺着它的发展趋势发展。
于今已汗漫,更久将溯游。
汗漫:形容时间很长,无边无际。
溯游:逆流而上,回到过去。
译文:
现在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将来还会回到过去。
尝闻古人言,饕餮为共兜。
尝闻:曾经听过。
古人言:古人说的话。
饕餮为共兜: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兽,这里是比喻那些贪图享乐的人。
译文:
我曾经听过古人说过,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兽,被共兜吃掉了。
谓恶岂必多,偷饱德弗修。
谓恶:说邪恶的事情。
岂必多:不一定多。
偷饱:苟且地吃饱肚子。德弗修:德行没有修养好。
译文:
谁说邪恶的事情一定很多?如果只是苟且地吃饱肚子,那么德行就不会有修养好。
不知自思者,舍此何由。
不知:不了解。
自思者:自己思考。
舍此何由:除了这个还能有什么途径。
译文:
不了解自我思考的人,还有什么途径呢?
故余早知惧,誓将异人求。
故余:我。
早知惧:很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恐惧。
誓将异人求:发誓要找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译文:
我很早就知道自己的恐惕,发誓要找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来寻求真理。
宁为寒饿嗟,不同富贵讴。
宁为:宁愿做。
寒饿嗟:饥寒交迫地哀叹。
不同:不羡慕。
富贵讴:过着富贵的生活,唱着赞美的歌。
译文:
宁愿忍受饥寒交迫的哀叹,也不愿羡慕过着富贵生活的人。
此行况有获,师德高前修。
此行:这次外出。况有获:还会有所收获。
师德:老师的品德。高前修:高尚的品行在前人的修为之上。
译文:
这次外出还有所收获,老师的品德比前人的更高。
因尝请子行,勉子无逗遛。
因尝请子行:因此曾劝你出行。尝:曾。
子行:你的出行。
勉子无逗遛:劝你不要再拖延。
译文:
因此曾劝你出行,希望你不要拖延时间。
于吾乃何有,同病不独瘳。
于吾:对我来说。乃何有:又有什么关系呢?
同病:同样的疾病,这里指共同的困难或痛苦。不独瘳:不仅仅是痊愈了。
译文:
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同样的痛苦不会只有我一个人痊愈吧。
虽爱谓予然,尚疑子终不。
虽爱:虽然我也很爱你。
谓予然:认为我是这样说的。
尚疑:仍然怀疑。
子终不:你最终不。
译文:
虽然我也很爱你说这些话,但仍然怀疑你最终不会这样做。
惜子有高材,竿幢揭华旒。
惜子:怜惜你。高材:才能高超的人才。竿幢:旗帜杆上挂的旗帜,这里比喻才能高超的人才。华旒:装饰帽子上的彩珠,这里比喻才能高超的人才。
译文:
怜惜你有高才,能举起大旗并高举彩珠作为装饰。
苟能自摆去,不为世学囚。
苟能:如果能。自摆去:摆脱世俗的束缚。囚:受困。
译文:
只要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就不会成为受到社会限制的人。
行将见远到,强弩射弱菆。
见远到:看见远处的目标。
强弩:强力的弓箭。射弱菆:用强劲的力量射向小草。这里比喻以强大的力量去对付微不足道的事物。
译文:
即将看到远大的志向,用强大的力量去射向微小的东西。
何必请予诗,自合治子辀。
何必:不需要。自合:应当。治子辀:治理车辕上的木条,引申为治理国家或管理事务。
译文:
不需要我来为你写诗,你应该自己来治理国家或管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