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忆昔入鳌山,愁折江梅踏雪还。
别后重添十年老,静中犹借半生闲。
文章千古心空在,书史三冬手自删。
岁晚山中有琪树,伤心何日得同攀。

注释:

寄陈彦山:给陈彦山的诗。

别后重添十年老,静中犹借半生闲:分别之后又增加了十年的岁月,在寂静之中还借用了半生的空闲。

文章千古心空在,书史三冬手自删:文章和史书千百年来我的心依然空虚,阅读和写作史书三冬手指自然酸痛。

岁晚山中有琪树,伤心何日得同攀:岁月已晚,山上有琪树,何时才能一起欣赏呢?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陈彦山的,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送君忆昔入鳌山”,回忆起过去与友人一同进入鳌山的情景。鳌山是一种象征吉祥和喜庆的地方,作者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第二句“愁折江梅踏雪还”,描绘了作者因思念而感到忧郁,甚至不惜折断江边的梅花,踏着积雪回家的情景。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别后重添十年老,静中犹借半生闲”,表达了分别之后,作者又增加了十年的岁月。在这寂静的环境中,作者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坚韧和从容。

接下来的四句“文章千古心空在,书史三冬手自删”和“岁晚山中有琪树,伤心何日得同攀”,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学问的执着追求。作者认为,尽管世事如梦,文章和史书却是永恒的真理。因此,他宁愿在寒冷的冬天里独自阅读书籍和史书,也不愿放弃自己的追求。这两句诗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执着精神和坚定信念。

最后的两句“岁晚山中有琪树,伤心何日得同攀”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感慨。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与友人重逢,共同欣赏山上的琪树美景。然而,这种美好的时光何时才能到来呢?这两句诗充满了诗人的无奈和遗憾。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友人共度的欢乐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传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