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远水李膺舟,漠漠馀寒季子裘。
隔岁梅花新旧恨,入春山色古今愁。
重游梁宋三千里,看复关河四百州。
辩舌纵横报知己,古人凭轼取封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送史纯夫出疆》,全诗如下:

悠悠远水李膺舟,漠漠馀寒季子裘。
隔岁梅花新旧恨,入春山色古今愁。
重游梁宋三千里,看复关河四百州。
辩舌纵横报知己,古人凭轼取封侯。

译文:

  1. 悠悠远水李膺舟,漠漠馀寒季子裘。
  • 解释:远方的水流像李膺一样悠然自得,而寒冷的余霜似乎让人想起了季子之衣。李膺(字元礼)和季子(字子皮)都是古代著名的文人。
  1. 隔岁梅花新旧恨,入春山色古今愁。
  • 解释:隔年的梅花带来了新旧的忧愁,春天的山色充满了古今的哀愁。这里的“梅”暗指诗人自己,“愁”则是他的心情。
  1. 重游梁宋三千里,看复关河四百州。
  • 解释:再次回到梁州和宋州,跨越了三千里的路途,目睹了四百余州的壮丽景色。梁州和宋州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代表了国家的重要地位。
  1. 辩舌纵横报知己,古人凭轼取封侯。
  • 解释:凭借锋利的舌头纵横驰骋,是为了报答那些了解自己的人;古代的豪杰们凭借自己的才能,最终取得了封侯的荣耀。这里的“辩舌纵横”比喻有才华的人在政治或军事上发挥影响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人以李膺、季子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认可。同时,通过对梁州、宋州等地的描写,反映了唐朝时期的地理和文化景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有才者能够施展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