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月已满,樽中酒更空。
故人眇何许,出门惟清风。
不如一夕饮,所至皆能同。
悄然望玉杵,无声桂影中。

赏析:

第一节:

  • 诗意解读:本节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孤独。”堂上月已满,樽中酒更空”,意味着在明亮的月光下,酒杯里的美酒也显得愈发空洞。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感。月亮的明亮与酒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剧了诗人的孤独感。

  • 关键词

  • 堂上月:指挂在屋檐上的明月,常用于象征团圆、圆满。

  • 樽中酒:指放在桌边的酒杯中剩下的酒,常用来比喻人的感情,如未尽之意或未竟之梦。

  • 眇何许:意为何处,此处指远方的朋友或亲人。

  • 清风:指自然风,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格高洁,不受世俗污染。

第二节:

  • 诗意解读:此节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故人眇何许,出门惟清风”,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朋友的思念。”出门惟清风”则暗示了诗人在独处时只能感受到清风的存在,无法与朋友共度时光。

  • 关键词

  • 故人:指老朋友或旧日相识的人。

  • 眇何许:同上,意为何处。

  • 出门惟清风:意指出门后只能感到自然的风,形容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 “所至皆能同”: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和朋友共享相同的美好时光。这里可能含有一种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三节:

  • 诗意解读:“悄然望玉杵,无声桂影中。”这句话通过“悄然”和“无声”两个词,传达了诗人对于寂静之美的感受。”玉杵”可能指的是月亮,而”桂影”则指的是秋天的桂花树的影子。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欣赏着月色和桂花,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宁静和美好。

  • 关键词

  • 玉杵:通常用来比喻月亮,因为古人认为月亮的形状像捣药的杵。

  • 桂花影:指秋天的桂花树的影子,常常被用来象征秋天的美丽和收获的喜悦。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晚的描述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的月亮、酒、风、桂花等元素,都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