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越溪曲,官梅正发时。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此日湖源回展叔颖书颇及往岁经行暨诸同志赏梅花之一笑急景相催又复几年感而有作因寄叔颖并呈子楚

忆昨越溪曲,官梅正发时。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注释:

此日:这天、近日、近日以来

湖源:地名,指浙江湖源县

叔颖:指苏轼的好友张叔野(字子野)

展叔颖:苏轼给张叔野的书札

颇及:非常

经行:经过

暨:和,与

诸同志:各位朋友

赏:欣赏

笑:开心、高兴的样子

急景:时光易逝

又复几年:过了好几年

有作:作诗

因:因为

子楚: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晚年居颍州(今河南阜阳)

湖源回展叔颖书:苏轼给张叔野的信

颇及:非常

经行:经过

暨:和,与

诸同志:各位朋友

赏梅花之一笑:赏梅花时开怀大笑的样子

急景相催:时光迅速消逝

又复几年:过了好几年

感:感慨、有所感伤

而作:因此而作

感而有作因寄叔颖并呈子楚:因此而作诗寄给张叔野并呈给苏轼的弟弟苏辙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湖源县写给张叔野的信中所写的。信中写道:“忆昨越溪曲,官梅正发时。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忆昨越溪曲”,回忆去年过越溪时的情景。“官梅正发时”,说明当时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苏轼回忆起过去在越溪边观赏官梅的情景,心中感慨万分。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描述了苏轼与友人一起饮酒作诗的快乐时光。他们在越溪边的官梅树下,一边喝酒一边吟咏诗文,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享和欣赏。他认为只有自己能够品味到这种美好的味道,而其他人无法理解。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他希望有人能够将自己的愁绪寄托给他,同时他也担心自己的头发会随着岁月而变白。

整首诗通过对越溪官梅的回忆和对与友人欢聚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展示了苏轼对美好事物的独享和欣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