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萧条后,空山十五年。
瓶无粟遮眼,门有客求钱。
折补经纶手,拘留褊短缘。
寻诗有情否,旋送两三篇。

【注释】

  1. 张子:作者自指。萧条后,空山十五年。
  2. 瓶无粟遮眼,门有客求钱:诗人在贫困中生活,家无存粮,只能借米充饥,而门外常有求钱之人。
  3. 折补经纶手:折枝补破的衣服。经纶:原指治国的才略,这里比喻自己的才能。
  4. 拘留褊短缘:因自己心胸狭隘,不能容忍他人,而遭人疏远。
    5.寻诗:即“寻诗作对”。有情否:即“是否还有情意”,表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赏析】
    《寄彦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诗人的生活境遇和心理感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张子萧条后,空山十五年。”诗人以“张子”自指,表达了自己孤独、落魄的处境。“萧条”一词形容诗人内心的空虚和落寞。接下来,“瓶无粟遮眼,门有客求钱。”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家中无粮可食,而门外又有人来借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困顿生活。

第三句“折补经纶手,拘留褊短缘。”诗人以折枝补破的衣服来比喻自己的才能被浪费,而自己却因为心胸狭隘而不能容忍他人,因此被人疏远。这里的“经纶”指的是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才能,而“褊短缘”则是指个人的不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无奈以及对他人狭隘心胸的愤懑。

最后两句“寻诗有情否,旋送两三篇。”诗人询问朋友是否还关心他,并希望朋友能给他寄送几首诗,以此来表达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这里的“寻诗”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寻找灵感和创作的动力,而“两三篇”则表示诗人希望朋友能寄来的诗歌数量适中,既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又不至于过于繁琐或冗长。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境遇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张子”、“空山”、“瓶无粟遮眼”、“门有客求钱”、“经纶”、“褊短缘”等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