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九锁是天关,出世那知在世间。
行客冲烟排洞户,主人失足到人寰。
饱餐蔬笋充朝暮,便与孤云结往还。
因为群仙作家主,却应我到胜君闲。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竹为题,借竹来喻人。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刻画了竹子冲烟而出、主人失足而入的神奇景象,表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俗的情怀。
“洞门九锁是天关”,首句写竹的形态与环境。竹生长在山野之中,其形如洞门,九锁是形容竹叶密布,遮闭住了洞口。“出世那知在世间”一句则是说竹子生长在世间却不为世人所知,它虽生于尘世却超脱于尘世之外。
“行客冲烟排洞户,主人失足到人寰。”第二句描绘了竹子冲破云雾而出的景象,以及主人因失足落入人间的情境。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比喻手法,将竹子冲出洞口的景象比作“行客冲烟排洞户”,而把主人跌落人寰比作“主人失足到人寰”,形象地展示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
“饱餐蔬笋充朝暮,便与孤云结往还。”第三句进一步描述了竹子的生活习性。竹子喜欢在早晨和傍晚享用新鲜的蔬菜,并且与孤独的云朵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里用“饱餐”、“便与”等词语表现出竹子的生活态度。
“因为群仙作家主,却应我到胜君闲。”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他羡慕竹林的主人能够像仙人一样自在地生活,而他也希望能够像竹子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的“胜君闲”是对竹子主人的一种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竹子的神奇魅力和诗人的豁达情怀。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