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何处是通津,陆有飞蓬水有蘋。
赋禀但随升斗禄,姓名常后百千人。
趋炎未肯施先足,耐冷何须便曲身。
只有鸣埙恐难继,此心端欲避芳尘。
飘零何处是通津,陆地上的飞蓬和水面的蘋。
赋命只能随逐升斗俸禄,名望常常在百千众人之后。
趋炎附势不肯先施足,耐寒避世哪需就曲躬。
唯有鸣埙恐怕难以继承,此心只想避开芳尘的污染。
注释:
- 飘零何处是通津:飘零,指漂泊、失意。通津,指通向通达之处,这里比喻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地方或职位。飘零何处是通津,即在何处可以找到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地方或职位。
- 陆有飞蓬水有蘋:指无论是陆地上的飞蓬还是水面的蘋草,都在风中自由飘荡。
- 赋禀但随升斗禄:赋命,指生来的命运。升斗,古代容量单位,这里借指官职。赋禀,指的是天生的命运或天赋。随升斗禄,意思是按照自己的天赋去追求官位。
- 姓名常后百千人:姓名,指个人的名声和地位。后,指落后于。百千,泛指很多人。姓名常后百千人,意思是个人的名声和地位经常落后于很多人。
- 趋炎未肯施先足:趋炎,指巴结权势的人。施先足,指先付出自己的努力和代价。未肯,指不愿意。趋炎未肯施先足,意思是不愿意巴结权势的人,也不愿意先付出自己的努力和代价。
- 耐冷何须便曲身:耐冷,指忍受艰苦或冷漠。何须,表示不必。曲身,指改变自己的志向或立场。耐冷何须便曲身,意思是不必忍受艰苦或冷漠,也不必改变自己的志向或立场。
- 唯有鸣埙恐难继:鸣埙,指吹奏乐器的声音。恐难继,表示担心无法继续下去。唯有鸣埙恐难继,意思是只有吹奏乐器的声音,担心无法继续下去。
- 此心端欲避芳尘:此心,指自己的内心。端欲,表示打算或想要。避芳尘,指避开美好的事物或诱惑。此心端欲避芳尘,意思是自己的内心打算避开美好的事物或诱惑。
赏析:
这首诗以飘零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仕途的无奈和厌倦之情。诗中通过对比陆地上的飞蓬和水面上的蘋草,表达了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诗人对于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有着清醒的认识,不愿意盲目追求名利,而是坚守本心,不愿屈从权势。同时,诗人对于官场中的攀龙附凤现象也持批判态度,认为这种做法只会让自己失去自我。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于诱惑的警惕之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又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