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组归寻梵释宫,帆风舟转疾飞蓬。
棠阴留付长江外,山色收来数笔中。
闻说笑谈供燕席,有时鱼鸟杂签筒。
岂唯政誉歌襦裤,文字由来继古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描绘了他在和伯氏德清道中的经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逐句释义:

  1. 解组归寻梵释宫,帆风舟转疾飞蓬。
  2. 棠阴留付长江外,山色收来数笔中。
  3. 闻说笑谈供燕席,有时鱼鸟杂签筒。
  4. 岂唯政誉歌襦裤,文字由来继古风。

译文:

  1. 解开马鞍,我去寻找那梵语和佛教的宫殿,船帆在风中翻飞,就像飞蓬一般。
  2. 棠梨树的阴凉留在长江之外,山的色彩在纸上就像几笔。
  3. 听说那里的谈笑声可以供应宴席上的欢乐,有时可以看到鱼鸟混杂在签筒之间。
  4. 难道只有政治上的成就和声誉才是值得歌颂的,书法艺术自古以来就是传承着古代的风格。

赏析:
首句“解组归寻梵释宫,帆风舟转疾飞蓬”描绘了诗人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他放下官印,解下系马的缰绳,寻找那些与佛法有关的殿堂,乘着顺风,船儿如飞般地前行,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这里的“解组”意味着放弃官职,不再为官;“梵释宫”则是指佛教寺庙,暗示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

次句“棠阴留付长江外,山色收来数笔中”,诗人在描写自己游览的情景。他看到棠梨树的影子留在了长江之外,而山的美景则被收于画卷之中,就像是几笔就能勾勒出来的一样。这里的“棠阴”指的是棠梨树的阴影,“山色”则是山的颜色。诗人用“留付”、“收来”这样的词汇,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留恋和赞叹。

第三句“闻说笑谈供燕席,有时鱼鸟杂签筒”,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他听说那里的人喜欢笑谈,常常有鱼和鸟儿在签筒旁边嬉戏。这里的“燕席”指的是宴席,“签筒”则是用来装鱼的器具。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展现了当地的风情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岂唯政誉歌襦裤,文字由来继古风”,诗人表达了对当地文化的认可和尊重。他并不只是单纯地赞美政誉和歌衫裤子,而是更看重的是书法艺术的延续传统之风。这里的“政誉”指的是政治上的荣誉,“歌衫裤”则是形容衣服的华丽,而“古风”则是指古老的风范。诗人认为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被继承并发扬光大。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当地文化的认同。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