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丰报祀拂黄收,共说金穰更几秋。
树染烟浓山着色,月临天迥水明楼。
盈囷黍答三时力,七字诗销万斛愁。
饱饭哦诗醉山月,不妨归老一扁舟。

【注释】

和谹父小雨秋凉:与谹父一起在秋天的雨中散步。谹父,名不详,作者友人。小雨,秋雨细密。

时丰报祀拂黄收:时令丰收后祭祀土地,收获庄稼。拂黄,指收获。

共说金穰更几秋:一同谈论丰收的庄稼又过了几个秋天。金穰,指五谷丰登。

树染烟浓山着色,月临天迥水明楼:树木被烟雾笼罩,显得更加浓密;远处山峰被月光照耀,显得分外明亮;近处江面波光粼粼,倒映着明亮的月亮。

盈囷黍答三时力,七字诗销万斛愁:丰收的稻米填满了粮仓,诗人挥笔写下《七字诗》,抒发心中的忧愁。

饱饭哦诗醉山月,不妨归老一扁舟:吃饱饭吟诵诗歌,陶醉于山中的明月之下,不必急于返回故乡,可以悠闲地驾一叶扁舟归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表现农民丰收喜悦心情的七绝。开头两句写农民在秋季收获后祭祀土地,庆祝五谷丰登。“和谹父”说明是与谹父同游。“小雨秋凉”点出季节,为全诗定调。“时丰”,犹言“年丰”,“报祀”,指祭祀。《诗经·甫田》云:“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此句即承其意而来。

三四两句写诗人与谹父一同欣赏秋景。“树染烟浓”句写远望所见的山景,“月临天迥”句写近观所见的水面。“树染烟浓”、“山着色”二句,写秋日山间雾气缭绕,树林葱茏,一片苍茫之景,而“月临天迥”、“水明楼”二句,又从近处的江面上描写秋夜月明如练,江上水色与明月辉映,使整个江面显得更加清澈明净,这既是实景,又是幻境。“盈囷黍”句,用《诗经·七月》“八月断薄,采彼瓜蔰……十月纳禾,黍稷重穋”,说明此时正是收割之时。“酬(酬)”通“抽”,这里指抽出。诗人由眼前的丰收景象联想到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于是提笔赋诗,借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五六句写诗人在饮酒作诗之后陶醉于美景之中。“饱饭”句承“满囷”而来,意思是说:丰收后的粮食装满仓库,我们不用急着回家,不如再喝几杯美酒,让心灵沉醉于这美好的自然风光之中,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惠吧!这里的“饱饭”,既是实写自己饮酒的情景,也是虚写自己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不妨归老”一句,表明诗人并不急功近利,也不拘泥于世俗的生活节奏,而是要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最后两句写诗人乘着小船在江上游览,欣赏着山月的美丽风光。“不妨”二字表明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接受和认同。而“一扁舟”则暗示了诗人归隐的决心和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清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