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
景物岁时俱婉娩,德人言语亦馨香。
歌风燕子初争语,藏柳鸦儿学画黄。
牵率赓酬无健句,鸾声只合听央央。
这首诗的原文是:
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
景物岁时俱婉娩,德人言语亦馨香。
歌风燕子初争语,藏柳鸦儿学画黄。
牵率赓酬无健句,鸾声只合听央央。
逐句释义如下:
- 昨天朝会上,珍珠宝玉已经争得光彩夺目,今天再次转战旗帜,再次占据舞台。
- 一年四季的景象都显得温柔婉顺,人们的道德品质也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 燕子在唱歌,开始争相竞鸣;乌鸦学着画黄色,模仿春天的颜色。
- 随意应对,没有有力的句子;听到鸾鸟的声音,应该专心聆听。
译文:
昨日朝堂中珍珠和宝玉已经争奇斗艳,今日再度挥动旌旗登台称王。
四季变换中景象总是温婉柔顺,人们的德行也如芳香一样迷人。
燕子在春日里欢快地鸣叫,相互竞争着发出美妙的歌声;乌鸦学着染黄色,模仿着春天的色彩。
随意应答,没有有力之语;听到鸾凤之音,应当专心欣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次朝会上的情景。首句“昨朝珠玉已争光,再转旌旗再擅场。”表达了昨日朝会中珠宝玉石的光芒耀眼,今日又再次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景。次句“景物岁时俱婉娩,德人言语亦馨香。”则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景色温和、人们品德高尚,言语中充满芬芳。
第三句“歌风燕子初争语,藏柳鸦儿学画黄。”通过燕子和乌鸦的行为,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燕子在春日的微风中歌唱,相互竞争,而乌鸦则学习着春天的色彩,模仿出黄色。
最后两句“牵率赓酬无健句,鸾声只合听央央。”则是对前文的总结,指出随意应答无法写出有力之语,只能倾听鸾鸟的悠扬声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的描述,展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