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茅斋昼掩扉,著书还□易招讥。
固知不解论奇字,恶客何须抱酒归。
注释:
寂寞的茅屋,白天紧闭着门扉,我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却引来了一些讥讽的目光。
当然知道,不懂奇字的人是不需要抱酒归来的,恶客又何必要抱着美酒回家呢?
赏析:
诗中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琐事,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自画像的方式,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性格特征以及他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首联“寂寞茅斋昼掩扉,著书还□易招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家的情景。他虽然闭门谢客,但并不孤单。他一边著书一边研究易经,这种学问上的追求和执着,也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这里的“□”可能是“谤”或“毁”的意思,表示受到批评或指责。
颔联“固知不解论奇字,恶客何须抱酒归”,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那些不懂奇字的人,即使他们想要喝酒,也没有必要抱回来。这里的“恶客”指的是那些不理解或者不尊重他的人,他们的存在只会给他带来麻烦和困扰,所以诗人并不希望与这样的人为伍。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态度和追求,即只有真正懂得知识的人,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收获。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过得充实快乐,就必须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不要轻易地评价和批评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