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田到死无饥苦,软饱三杯醒又饥。
我忍空肠谋换酒,为嫌惶恨没休时。
【注释】
以:用。应求:指酒。岷田:蜀郡,今四川一带。软饱三杯醒又饥:意思是说喝上三杯酒,便觉得肚子饱满,但很快又感到饥饿,好像没有吃饱一样。我忍空肠谋换酒:我忍耐着饥饿的肠子,想办法去换来一点酒来喝。惶恨:形容心中烦闷不安的样子。没休时:没有停息的时候。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蜀中时所作,写自己因思念妻子而不得安寝,遂借酒浇愁,表现了诗人内心苦闷与悲愤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平易质朴,却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读来引人深思。
首句“以芋易酒于应求”,语出《论语·微子》:“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止乎哉!如有天下,吾亦为之。’”意谓孔子被鲁哀公所召,他想到诸侯国去传道授业,弟子们认为这太不值得了,不如留在鲁国专心讲学,孔子说:“如果鲁哀公有天下的话,我也愿意去。”这里化用其意,说自己到蜀中后,虽生活无忧,却仍想离开蜀中到外面去传播儒家之道,所以将芋头拿到市场去换取美酒,聊以自慰而已。“岷田到死无饥苦”,是说自己虽然一生在田野劳作,但从未有过饥饿的烦恼,直到老死也不会有。“软饱三杯醒又饥”,是说自己在田间劳作了一整天,虽然吃了三杯芋头酒,但仍然感到肚子饿得难受。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感慨和无奈。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叹。
“我忍空肠谋换酒”,这句是说作者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和孤独感,便想借酒消愁。然而,他却发现无论喝多少酒都解决不了问题。“为嫌惶恨没休时”,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诗人觉得自己的心头始终放不下妻子的牵挂,这种情绪使他时刻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安宁。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也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在蜀中的生活进行描绘和反思,表达了他对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