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青让泉白,上计使君封瑞麦。
田家煮麦烧秸忙,一笑相煎何太迫。
醉翁亭上绿缥囊,亭前庾积蟠蛇冈。
家家输送不扫场,谓取我廪金斗量。
剩钱沽酒追良伴,使君莫数星霜换。
愿君容我借三年,他日万钱供一饭。
山头飞雉鸣朝日,哺我老翁张射毕。
谁言田舍漫蹉跎,轻裘年少每相过。
这首诗是苏轼在滁州时写给魏彦成的,表达了他对滁州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琅琊山青让泉白”,描述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山青水秀,泉水清澈。这里的“让”字,可以理解为让步、退让之意,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次句“上计使君封瑞麦”,指的是当地的官员为了向皇帝汇报政绩,特意带来了一袋珍贵的麦子。这里的“瑞麦”是指珍贵的麦子,寓意着官员们为了向皇帝汇报政绩,不惜付出代价来换取这些珍贵的麦子。
接下来四句“田家煮麦烧秸忙,一笑相煎何太迫。”描绘了农民们在田间忙碌的景象,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农忙时节加班加点地工作,这让人想起了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他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精神让人感动。然而,这种辛苦的付出却常常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忽视了,甚至被嘲笑为“相煎太迫”,这无疑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一种讽刺。
接下来的四句“醉翁亭上绿缥囊,亭前庾积蟠蛇冈。”描述了滁州城内的一个美丽景点——醉翁亭,它坐落在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周围环绕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这里的“缥囊”是指一种轻便的袋子,用来装酒或食物,象征着人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而“庾积蟠蛇冈”则是指山上堆积如山的粮食,象征着滁州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
然后是两句“家家输送不扫场,谓取我廪金斗量。”描绘了滁州城内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纷纷将自家生产的粮食送到官府中换取报酬,但往往只是简单地打扫一下院子就走了,没有真正参与到生产中来。这里的“输送”是指将粮食送到官府换取报酬的行为,而“扫场”则是指清理院子的动作。这里的“我廪金斗量”则是指官府用这些粮食来支付报酬的方式。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剥削关系,也让人感叹那个时代的不公平和不合理。
接着是两行诗“剩钱沽酒追良伴,使君莫数星霜换。”描述了滁州市民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得到了一些报酬,但也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这里的“剩钱”是指剩余的金钱,而“沽酒追良伴”则是指花钱喝酒找乐子的行为。这句诗通过对比描绘了滁州市民的艰辛生活和快乐时光,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悬殊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再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愿君容我借三年,他日万钱供一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他希望朋友们能够理解他的苦衷,给他一个喘息的机会。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个梦想。
最后两句“山头飞雉鸣朝日,哺我老翁张射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山头的野鸡在清晨的阳光下欢快地鸣叫,而农夫们则在田间劳作,有的在张弓射箭,有的在收割庄稼。这里的“雉”指的是野鸡,而“鸣朝日”则表示它在清晨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这里的“哺我老翁张射毕”则是指农夫们在完成一天的劳作后,可以悠闲地休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农耕活动,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劳动的赞美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在滁州期间写给魏彦成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皆紧扣滁州的山水、人情与历史展开,既描绘了滁州的自然风光,又展现了滁州人民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描绘了滁州市民的艰辛生活和快乐时光,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悬殊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这首诗不仅是对滁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赞美之作,也是对友情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