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南归故地,今年朔方兵又起。
血牲面埋曾几时,无乃奸盟神不喜。
嗟尔万人来远荒,岂无战士伤金疮。
封疆万里尚越境,金帛露积犹多藏。
国家弥文今尚武,已碎铜山铸铜虎。
勿矜突骑饮长河,肃慎燕陲吾北土。
且知成功俱自天,天心可卜因丰年。
但令三钱博斗米,任尔自枕干戈眠。

【注释】

和秀实:人名,生平不详。

河南:古地区名,今河南一带。

朔方:古地区名,今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等。

血牲:古代祭祀时杀牲取血以祭神的礼仪。

曾几时:多久,多少时候。

奸盟:不诚实的盟约。

嗟尔:你啊。万人:指军队。

伤金疮:受伤的将士。

封疆万里:国土广阔,边疆万里。

弥文:文化繁荣,注重文治。

尚武:重视武力,崇尚武力。

铜虎:即“铜虎符”,古代用以调兵的令牌,因形似虎而得名。

勿矜突骑饮长河:不要夸耀骑兵在长河中饮水。

肃慎燕陲:指北方的边境地带。

天心:上天的意志。

三钱博斗米:用三钱买斗米,形容生活艰苦。斗,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

任尔:任凭你。自枕干戈眠:任凭你枕着兵器安眠。干戈,古代兵器,这里泛指战斗的武器。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刺诗,作者通过描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揭露了统治者骄兵黩武、穷兵黩货、不顾人民死活的丑恶面目,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上片起首二句写去年中原战火未息,今年又爆发了一场战争。接着写战争中的惨状,士兵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连祭祀神灵的牲畜都来不及宰杀就被杀害了。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之情。接下来写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他们为国家而战,为国家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最后两句写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后果,国家虽然强大,但战争却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的富饶也掩盖不了人民的苦难。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

下片开始,作者转向对统治者的讽刺。首先写朝廷对战争的态度,朝廷一方面强调文治,一方面却仍然热衷于打仗。这种矛盾的做法让人感到讽刺。接着写战争给人民造成的伤害,士兵们在战场上受伤、死亡,国家的经济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这两句诗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然后写战争给北方边疆带来了危害,北方的边患不断,使国家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最后写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好处,战争使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国家的领土也更加广阔。这两句诗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战争的积极作用。

整首词通过对比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和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好处,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词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