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似山僧瘦似猿,病躯只合老山村。
空床鼿卼无毡卧,破褐褴縿有虱扪。
作甫里翁垂钓艇,学猗玕子饮洼樽。
前修追慕吾何敢,孤负西埔矩老言。
【注释】
贫似山僧:比喻贫穷像出家人一样清苦。
病躯只合:只能。老山村:指偏僻的山村。
鼿卼(lén xiá):用兽皮做的床垫,因形如蛇,故名。
褦褴(mán lǎn):破衣。
作甫里翁(fǔ lǐ wēng):做渔夫。
垂钓:钓鱼。
猗玕(yī gān):香草的别称。这里指香草做成的酒杯。
前修:前辈贤人。
孤负:辜负。
西埔矩老言:即“西浦矩老”,西浦是古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相传为孔子讲学的地方。矩,即规矩。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作者罢官归乡后。诗人借景抒怀,通过写自己退居家乡后的生活状况和心情,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
首句“贫似山僧瘦似猿”,以比兴手法,把自身的贫困生活比成僧人、猿猴般的清苦生活,表达了自己生活的艰辛。
第二句“病躯只合老山村”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因病而身陷山村的凄凉境况。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身世之不幸,又透露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第三四句“空床鼿卼无毡卧,破褐褴縿有虱扪”,则是诗人对自己简陋的居住条件的生动描写。其中“无毡卧”表明自己生活极其简朴;“有虱扪”则说明自己的住所卫生条件极差,生活环境十分艰苦。这两联不仅写出了自己的贫困生活,而且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悲凉的心情。
中间六句,诗人由自身的处境想到前辈贤人的高洁志向,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如“作甫里翁垂钓艇,学猗玕子饮洼樽”二句,诗人想象自己如果能够像古代贤人那样过着清贫而高雅的生活该多好。然而,他的现实却是与理想相反的境遇。“前修追慕吾何敢,孤负西埔矩老言。”最后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含义深远。全诗虽然只是写了诗人的贫贱和疾病,但是通过这些生活细节的描写,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追求理想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