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三才别立根,此身亦自一中分。
四时环绕天包地,万片卷舒山出云。
道在灵台常泼泼,气归元海自沄沄。
百年保合太和内,老学无成恐有闻。

【注释】

莫把三才别立根:不要将天地万物都看成是三部分。一中:《庄子·齐物论》:“方其盛也,与天地争春;方其衰也,与日月争光。”《庄子》认为万物都是从道生出来的,是一体的,因此说“此身亦自一中分”。

四时环绕天包地:四季环绕着天空包裹着大地。

万片卷舒山出云:千万片草木在春风中卷曲舒展像山中的云雾一样。

道在灵台常泼泼:道理存在于人的灵台之中,常常显现出来。道常指自然规律、宇宙原理,灵台指人的精神性器官,这里指心。

气归元海自沄沄:元气返回元海之中自自然然地运行不息。元海指人体内部,是人体的生命之本,这里指人体的元气。

百年保合太和内:保持百年的元气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保合指保全保养,太和指阴阳调和、万物和谐。

老学无成恐有闻:年迈时学问不成功恐怕会留下名声。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三才”为题,意在表达一种主张,即不要将天地万物都看成三部分,要认识到它们都是一体的。这首诗就是诗人对于这种主张的具体阐述。

“莫把三才别立根,此身亦自一中分。”前两句表明诗人的观点。“莫把三才别立根”,意思是不要将天地万物都看作三部分而分别对待,而应该看到它们是一体的。“此身亦自一中分”,意思是自己身体也是一个整体。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于“三才”的看法,即不是把它看成像天地万物那样的三部分,而是把它当作一个整体看待。

“四时环绕天包地,万片卷舒山出云。”“四时”指四季的变化。“环绕”表示包围的意思。诗人以四季的更替比喻万物的运动变化,表现了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山出云”表示万物在运动中产生新的东西。诗人认为万物都是在运动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而且万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不能把它们看作独立的部分。

“道在灵台常泼泼,气归元海自沄沄。”“灵台”是指人的心。《易经·系辞上》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里的“灵台”就是人的心。“道在灵台常泼泼”的意思是道就在人的心里面,常常显现出来。“气归元海自沄沄”意思是元气回到元海之中,自自然然地运行不息。诗人认为万物都是相通的,万物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不能把它们看作独立的部分。

“百年保合太和内,老学无成恐有闻。”诗人最后用“保合”一词来概括前面所讲的万物相通的道理,并进一步强调要保持这种和谐统一的状态。“保合”在这里表示保全保养的意思。诗人认为只有保持这种和谐统一的状态,才能避免衰老后学业无成就而留名于后世。

这首诗的作者李纲,字伯纪号庐陵,北宋抗金名将、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对靖康之难有着深刻的记忆。因此他的诗歌多有感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主题。这首诗是他个人感慨之作,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