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凭稽古力,尚阻列仙科。
富贵终愁逼,才名已患多。
庙堂遵故事,经学到新罗。
拭眼看收拾,天池濯素波。
【注释】
①稽古:考察历史。
②列仙科:古代神仙所应考的科目。
③“庙堂”二句:指按旧例办事,没有新意。
④经学到新罗:指学问已到新罗(今韩国),却仍拘守旧习,不求进取。
⑤拭眼:擦去眼睛,指不要灰心丧气;收拾:整顿、治理。
⑥天池:传说中西王母的瑶池,即神话中的东海三座神山之一。
⑦素波:洁白的水波。
【赏析】
《奉伯秋》,作者自注为唐末黄巢起义军将领李俦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无奈。全篇充满了悲壮之气,语言质朴而有力。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以稽古力和列仙科来表达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认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和矛盾,都是由于人们过于追求名利所致。因此,他呼吁大家要放下这些包袱,不要被这些世俗的事物所束缚。
诗人又转向了对自己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短暂,富贵和才名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反而,过多的忧虑和压力会让人生变得痛苦和疲惫。因此,他希望人们能够放下这些包袱,追求一种更加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境界——天池濯素波。这是他对于理想生活的描述。他认为,只有像西王母那样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他们不受世俗的干扰和束缚,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他们也不会被名利所困扰,而是以一颗平静的心来面对这个世界。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他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让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