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荛传吉语,诏旨缓追科。
疲俗今当复,诸公众所多。
谁能齐卓茂,我亦怖阎罗。
种德无馀事,流光付逝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答伯秋》。全诗如下:

刍荛传吉语,诏旨缓追科。    
疲俗今当复,诸公众所多。    
谁知齐卓茂,我亦怖阎罗。    
种德无馀事,流光付逝波。    

译文

  1. 采樵的人把好消息传遍了,诏书上说可以缓刑追责。
  2. 疲惫的百姓现在要恢复元气,大家都认为这是好事。
  3. 谁能和卓茂一样廉洁公正,我也害怕阎罗王。
  4. 做好事不需要其他事情,让光阴像流水一样消逝。

注释

  • 刍荛: 指割草打柴的人,也泛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 吉语: 好消息。
  • 诏旨: 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追科: 追究罪行。
  • 疲俗: 疲惫的社会风气。
  • 诸公: 指当时的权臣、贵族。
  • 卓茂: 东汉时期的名臣。
  • 阎罗王: 佛教中的阴间之王,这里比喻阎罗王的权威。
  • 种德: 积累功德。
  • 逝波: 流逝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回应一位名叫伯秋的人的诗歌。在诗中,白居易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担忧。他呼吁大家要积极行动,做好事,积累功德,让光阴像流水一样消逝。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是白居易诗歌的一大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