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云度屋,雨过水盈科。
懒觉诗篇少,闲看景趣多。
垣间生薜荔,床下长娑罗。
空法销诸漏,端如迦叶波。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又和:指再次对诗作进行修改或创作。
  • 风来云度屋:风从云中穿过屋檐。
  • 雨过水盈科:雨水过后,积水满溢,流到地上。
  • 懒觉诗篇少:懒得起床去写诗,所以写的诗篇很少。
  • 闲看景趣多:闲暇时观赏景色,发现很多有趣之处。
  • 垣间生薜荔:墙边生长着薜荔。
  • 床下长娑罗:床头下生长着娑罗树。
  • 空法销诸漏:佛教中的“空”可以消除一切烦恼和业障。
  • 端如迦叶波:就像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一样。

译文

又和
风穿过云层,掠过屋檐。
雨水洗净大地,留下积水。
懒得起夜,诗歌少;
有空就赏景,乐趣多。
墙角长满了薜荔,
床边有娑罗树。
佛法能消解烦恼,
如同佛陀悟道。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心境的诗歌。首句“又和”,可能是诗人对某首诗的再次创作或修改。第二句“风来云度屋”,形象地描绘了风从云中穿过屋檐的景象,给人一种飘渺、神秘的感觉。第三四句“雨过水盈科”,则通过雨水洗净大地,留下积水的情景,表现了自然的清新和宁静。
接下来的六句话则是诗人的日常生活情景。“懒觉诗篇少”,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不太注重写诗,可能是因为生活太忙碌或者有其他事情要做。“闲看景趣多”,则是诗人闲暇时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欣赏周围的景色,发现其中的乐趣。
最后两句“垣间生薜荔,床下长娑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墙角长满了薜荔,床边有娑罗树。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最后一句“空法销诸漏”,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他认为佛法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烦恼和业障,让人达到一种解脱的状态。而这种觉悟就像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一样,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