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西湖土一丘,残阳荒草几经秋。
中原望断因公死,北客犹能说旧愁。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岳王墓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和对岳飞的崇敬之情。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浑成。

“埋骨西湖土一丘”,是写墓地的荒凉,也暗寓了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苟安现状。“一丘”是坟墓的意思,“一”字用得十分贴切,它把坟墓比作平展的土丘,形象地写出了岳坟所在之地地势平坦开阔的特点,也表现了诗人在构思时所运用的类比手法。

“残阳荒草几经秋”,是说这里长满了荒草,残阳之下,一片凄凉,暗示了岳飞死后的悲惨命运。“几经秋”说明时间之长,“几”字表明不止一次,反复强调,使读者产生一种凄苦的感觉。

“中原望断因公死”,意思是岳飞死于国难之际,他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其壮烈之举令世人为之景仰。“望断”指视线被阻挡,无法看到远处的事物,这里用来表达人们对岳飞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国家忠贞不渝、为国家民族而死的崇高精神境界的赞美。

“北客犹能说旧愁”,是指那些北方来的人,依然能够讲述往昔岳飞抗金的事迹和自己的愁绪。“北客”是指北方之人;“说旧愁”是说往事,即回忆过去的愁苦之事。“犹”表示还,“说旧愁”与前句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人们对岳飞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埋葬着岳飞尸骨的西湖边,只有一丘荒草覆盖的土地,夕阳下一片荒芜,已过了几个春秋了。

中原大地,我望着那片土地,因为岳飞的死去而悲痛欲绝,北来的游子们依然能说出往昔的悲愁。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汪元量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埋骨西湖土一丘”起兴,首联描绘了岳王墓所处的环境。“一丘”二字,既形容了墓地的地形,又暗含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求进取的现状。“残阳荒草几经秋”则通过描绘残阳西下、荒草丛生的景象,烘托出岳王墓所处的荒凉景象。这里的“几经秋”既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又暗示了岳飞死后已有多年,他的忠诚报国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人们。

颔联“中原望断因公死”紧承首联而来,表达了诗人对岳飞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壮烈牺牲的敬佩。“望断”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贞不渝、为国捐躯的决心。这里的“因公死”指的是岳飞为了抵抗外敌入侵、保卫国家的尊严而英勇牺牲,他的壮举令人敬仰。

颈联“北客犹能说旧愁”则是对尾联的回应。虽然身处异地,但北来的游子们依然能够回忆起往昔的艰辛岁月和岳飞的壮志豪情。这里的“说旧愁”不仅表达了他们对过去的追忆,更体现了他们对于岳飞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最后一句“北客尚能说旧愁”作为全诗的总结,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应铭记岳飞的遗志,传承他的精神,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