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上白云浮,云散台高境自幽。
历代珠幡悬法界,累朝金刹列峰头。
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塞秋。
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休。
【注释】
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珠幡:古代佛教徒所持的彩色幡旗,多用珠宝制成。
金刹:指寺庙。
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塞秋:形容五台山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和萧瑟荒凉的秋天里,景色显得更加壮美。
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休:形容那些为了名利奔波忙碌的人,在这里应该放下名利,寻求内心的宁静。
【赏析】
《佛光寺》是一首描绘五台山景色的古诗。诗人通过对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文化内涵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思考。
首联“五台山上白云浮,云散台高境自幽。”描绘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象。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神秘,而“云散”则暗示着自然的无常和变幻。诗人通过“云浮”和“云散”的对比,展现了五台山的高远和幽静之美。
颔联“历代珠幡悬法界,累朝金刹列峰头。”则具体描绘了五台山的历史遗迹和建筑特色。这里的“珠幡”象征着佛教的信仰和智慧,而“金刹”则指的是寺庙。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的见证者的描绘,展现了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
颈联“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塞秋。”则进一步描绘了五台山的自然环境和季节变化。这里的“风雷”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机,而“龙池”则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尾联“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休。”则是对前文主题的深化和升华。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超脱的态度。他认为,只有放下名利的追求,才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真谛和乐趣。
这首诗通过对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文化内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思考。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更加真实和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