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令终归葬日,有司重奏辍朝时。
骈罗卤簿三公礼,告赴同盟五月期。
何处更求廊庙器,是谁重作帝王师。
商山副使偏垂泪,未报当年国士知。
王禹偁,字元之,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散文家和大臣,曾担任过左司谏、知制诰等职,因直言进谏而受到过贬斥。他的诗作以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著称。
以下是这首诗《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的逐句翻译与赏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此句表明了人物的身份及荣誉,太师中书令魏国公是宋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其被册赠为尚书令,意味着他被封为宰相或类似职位,并追封其为真定王。
元老令终归葬日:表达了对这位已故高官的尊敬,元老指资深且有威望的人,令终指的是寿命终结,归葬表示安葬。整句意味着这位元老级别的人物最终安息时朝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有司重奏辍朝时:有司指的是负责此事的官员,重奏表示多次上奏,辍朝则是停止上朝以示哀悼。这里描绘了朝廷为了表彰这位官员的贡献而停止日常活动以示哀悼的场景。
骈罗卤簿三公礼:骈罗意为排成行列,卤簿是指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和队伍,三公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这里用来形容仪式的庄重与尊贵。
告计同盟五月期:告计可能指的是向朝廷报告或者商议,同盟可能是某种政治联盟或协议。五月期在这里指的是为期五个月的时间。
何处更求廊庙器:廊庙指的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此处比喻寻求治国理政的人才或策略。
是谁重作帝王师:谁人在这里指代那位曾经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重作意味着再次出任,此处指再次成为帝王的老师,即顾问、辅佐之意。
商山副使偏垂泪:商山副使可能指的是某位地方官员,垂泪形容悲伤流泪,这里的泪水是对逝去的高官的哀思之情。
未报当年国士知:这句表达了一种遗憾,没有能回报那位曾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先贤所知,体现了诗人对于未能完全报答恩情的感伤。
赏析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伟大官员的一生及其对国家的贡献。诗中的“元老”一词不仅代表了对高官的尊称,也隐含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人的敬意。同时,诗中的“三公礼”和“廊庙器”等词汇的使用,强调了这位官员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最后,“重作帝王师”这一表述,不仅赞美了这位官员的智慧和远见,也表达了人们对其教诲和指导的深切怀念。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那种忠诚、智慧与担当精神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