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寒溪竹里桥,野人居处绝尘嚣。
病来芳草生渔艇,睡起残花落酒瓢。
闲把道书寻晚径,静携茶鼎洗春潮。
长洲懒吏频过此,为爱盘飧有药苗。

【诗句释义】

题张处士溪居:写自己对张处士隐居生活的仰慕之情。

云里寒溪竹里桥,野人居处绝尘嚣:云遮雾绕中的溪水,桥下竹丛中隐约可见的一座小桥,是张处士隐居生活的地方,远离尘嚣,静谧安详。

病来芳草生渔艇,睡起残花落酒瓢:生病时,看到芳草在船上生长;醒来后,看到残花飘落于酒壶之中。形容张处士的生活清闲、宁静。

闲把道书寻晚径,静携茶鼎洗春潮:闲暇之时,拿起《道德经》去探寻山林小路;静静地携带着茶具去清洗春天的泉水。表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热爱以及追求自然、超脱尘世的精神。

长洲懒吏频过此,为爱盘飧有药苗:长洲的懒散官吏们经常从此处经过,他们之所以喜欢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有鲜美的饭菜(盘飧),还有可供食用的药材(药苗)。表现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美好环境的赞美。

【译文】

云遮雾绕中的溪水,桥下竹丛中隐约可见的一座小桥,是张处士隐居生活的地方,远离尘嚣,静谧安详。

生病时,看到芳草在船上生长;醒来后,看到残花飘落于酒壶之中。形容张处士的生活清闲、宁静。

闲暇之时,拿起《道德经》去探寻山林小路;静静地携带着茶具去清洗春天的泉水。表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热爱以及追求自然、超脱尘世的精神。

长洲的懒散官吏们经常从此处经过,他们之所以喜欢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有鲜美的饭菜(盘飧),还有可供食用的药材(药苗)。表现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注以及对美好环境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诗。全篇通过对张处士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幽雅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画卷。

首联“云里寒溪竹里桥,野人居处绝尘嚣”,描绘出一种幽静的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间小溪旁,一座古朴的小桥上。这是张处士居住的地方,远离喧嚣的城市,与世隔绝,只有大自然的陪伴。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官场的压力,只有一片宁静和自由。这种宁静和自由,是诗人所向往的,也是他能够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慰藉。

颔联“病来芳草生渔艇,睡起残花落酒瓢”,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的生活。这里的“渔艇”和“残花”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当诗人生病时,看到草地上生长着新鲜的芳草,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欣慰。而当诗人醒来时,却看到地上落下了一片片凋零的花朵,这让诗人感到有些凄凉。然而,正是这样的景色,也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平静和安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颈联“闲把道书寻晚径,静携茶鼎洗春潮”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情趣。诗人喜欢在傍晚时分独自寻找山路,寻找那些被夕阳照耀的美丽景色。同时,他也喜欢在空闲的时候,用茶鼎清洗春天的泉水。这些活动都充满了乐趣和意义。诗人通过这些活动,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尾联“长洲懒吏频过此,为爱盘飧有药苗”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当地人的关系。这里的“长洲懒吏”指的是那些懒散的官员们。他们经常从这里路过,对这里的美景赞不绝口。而他们也喜欢来这里品尝当地的美食,享受这份美味的同时,也欣赏这里的美景。诗人对这些官员们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和谐的自然世界。诗人通过对张处士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理解,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