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写。

诗句解释:

  1.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 支公:指支遁(314—366),东晋时期著名僧人,与慧可、道安等为同辈人,曾受业于佛图澄,后隐居庐山东林寺,以讲经说法为主。其人既精研佛法,又通晓历史,被尊为“支公”。
  • 董狐(字子真):春秋时鲁国的史官,因敢于秉笔直书而闻名。
  • 史传修成乙夜开:意指历史记载完成于夜间,即深夜时分。
  1.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 天子:指皇帝。
  • 远酬丹诏:形容皇帝对某人的恩宠或奖赏非常丰厚,如同天降诏书。
  • 高僧:这里指的是赞宁上人。
  • 不出白云来:意指高僧远离尘世,不在世俗中露面。
  1.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 眉毫:指眉毛和胡须,这里用来比喻人的容颜或风采。
  • 久别:长时间分离。
  • 垂雪:形容雪覆盖了眉毛和胡须。
  • 心印:指内心的印记或领悟。
  • 休传:不要传递。
  • 本似灰:形容内心的领悟或理解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1. 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 重瞳:古代传说中黄帝有重瞳,这里可能是指赞宁上人。
  • 见:见面。
  • 浮杯:指饮酒时漂浮在酒面上的酒杯。
  • 未妨:不要紧的意思。

译文:
支公兼具董狐般的才识,历史著作在乙夜完成。
皇帝远远地赏赐诏书离去,高僧不再出现于人间。
长时间的分离让人的容颜像雪一样洁白,内心的领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如果想念那位重瞳的智者想要相见,不必担忧,可以向西山上的酒馆一饮而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赞宁上人在历史的见证下默默修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僧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生活的赞美。诗中的“支公兼有董狐才”一句,不仅赞扬了赞宁上人的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历史记录的重视和对真相的追求。同时,诗中还通过对赞宁上人远离尘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最后两句则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回应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展现了他的豁达和洒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