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尊亲鹤发垂,十年禄仕不相离。
何期膝下承颜日,却是山中谪宦时。
未有重茵如子路,空披彩服学婴儿。
全家送尔随乡荐,试向朝端献此诗。

【诗句释义】

  1. 堂上尊亲鹤发垂,十年禄仕不相离。
  2. 何期膝下承颜日,却是山中谪宦时。
  3. 未有重茵如子路,空披彩服学婴儿。
  4. 全家送尔随乡荐,试向朝端献此诗。
    【译文】
    堂上的尊亲都是鹤发苍苍,已经十年没有一起生活了。
    我何时能像您一样在父母面前承欢?却偏偏此时被贬官在外。
    我还没有能够像子路一样有厚俸的家产,只好空着双手模仿婴儿的样子。
    全家人一起为我送行,让我到京城应试后献给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自己的弟弟去参加举人考试,并且想通过两制大臣推荐他做官时所写的。诗人对弟弟寄予了深厚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首联“堂上尊亲鹤发垂,十年禄仕不相离。”描绘了堂上的老人白发苍苍的情景,以及他们与诗人分别已久而仍然没有相聚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尊亲”指的是年长者,“禄仕不相离”则暗示了诗人和这些尊亲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
    颔联“何期膝下承颜日,却是山中谪宦时。”转折到了弟弟的未来,表示诗人对弟弟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这里用到了“承颜日”这个成语,意指孝顺的儿子在父母面前承欢,而“谪宦时”则是指被贬官的时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弟弟未来命运的关心。
    颈联“未有重茵如子路,空披彩服学婴儿。”继续描述了弟弟的处境和心态。这里的“子路”是古代的一位贤士,而“重茵”则是指富贵之家的舒适环境。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弟弟处境的同情和担忧。同时,诗人也以“空披彩服学婴儿”来比喻弟弟现在的身份和地位都很低微,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尾联“全家送尔随乡荐,试向朝端献此诗。”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和祝福。诗人希望弟弟能够在家乡得到举荐,然后到朝中为国效力。这里还提到了“试向朝端献此诗”,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对弟弟的祝愿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兄弟二人的描写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厚谊和对自己建功立业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对于人才选拔的严格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