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出清泉,观象宜知果行缘。
小隐藏修人似玉,大书题品笔如椽。
峰高屹立天成柱,溪静光浮月满船。
个是我心真境界,元非六六彼中天。

【译文】

武夷山下的清泉,观象台宜知果实来自行善。

小隐处修行之人如玉,大书题品笔如椽。

峰高屹立天地成柱,溪静光浮月满船。

这是我心中的真境界,不是六六彼中天。

【注释】

  1.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2. 清泉:指山间的清澈泉水。
  3. 观象台:古代用于观测天文和地理的建筑物。
  4. 果行缘:佛教语,意指因果报应。这里可能暗指修行或积德行善的结果。
  5. 小隐:指隐居生活。
  6. 大书题品:指在书籍上题写诗文。
  7. 天成柱: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犹如天然的柱子。
  8. 月满船:形容夜晚月光明亮,映照在船上。
  9. 真境界:真正的境界或状态。
  10. 元非:并非,表示否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武夷山之美和修行者之境的高古风诗作。诗人通过对武夷山的自然景观和修行者的生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两句“武夷山下出清泉,观象宜知果行缘。”诗人首先描绘了武夷山下的清澈泉水,以及通过观象台观察天象的情景。这里的“果行缘”可能指的是修行者的因果报应,暗示着修行者的善行将得到自然的回报。
    第三句“小隐藏修人似玉,大书题品笔如椽。”诗人转而描写了隐居生活和书写的场景。这里的“人似玉”可能是指隐居者如同玉石般纯净无暇,而“大书题品笔如椽”则形容书写时笔力遒劲,气势恢宏。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和写作艺术的赞赏。
    后两联“峰高屹立天成柱,溪静光浮月满船。”进一步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这里的“峰高屹立天成柱”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宛如天然的柱子。而“溪静光浮月满船”则形容夜晚月光洒在溪水上,波光粼粼,仿佛装满了月亮。
    最后一句“个是我心真境界,元非六六彼中天。”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真正境界的追求。这里的“元非六六彼中天”可能指的是世俗中的六六大顺等追求,诗人表示他追求的是真正的心灵境界,而非外在的功名利禄。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描绘了武夷山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实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