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毂相催羊胛熟,三年方遂鲤湖游。
群仙笑问来何晚,世故相牵不自由。
昨梦回思聊尔尔,他时稍足便休休。
寄声岩下鹅冠子,丹灶何妨为我留。

【注释】

羊胛:指羊肉。

群仙:指天上的仙人。

昨梦回思聊尔尔,他时稍足便休休:昨日梦见归来,聊以自宽慰而已;以后稍微有了钱就会满足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梦境和对现实无奈的诗。首二句写梦中得鱼,第三四句写梦中与群仙相遇,第五六句写梦中回到人间,最后两句是梦中的感慨和愿望。全诗以“梦”为线索,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照,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之情。

“二月十六日到仙水未第前屡得梦”一句,点明了题旨。作者在赴试途中屡次得到好梦,而自己却一直未能高中。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诗人深感世事的无常,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首联“双毂相催羊胛熟,三年方遂鲤湖游”,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场景。羊胛熟,形容时间过得很慢,仿佛在享受着美食的快乐。鲤鱼湖,则是指作者曾经向往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

颔联“群仙笑问来何晚,世故相牵不自由”,则是对梦境中的群仙的描写。他们似乎在嘲笑诗人为何来得这么晚,暗示着世事的无常和人情的冷暖。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颈联“昨梦回思聊尔尔,他时稍足便休休”,则是诗人对自己梦境的反思。昨日梦见归来,聊以自宽慰而已;以后稍微有了钱就会满足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于世俗观念的不屑一顾。

尾联“寄声岩下鹅冠子,丹灶何妨为我留”,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他想告诉那些在岩下居住的人,我的丹灶可以为你留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己的渴望。

整首诗以梦为线索,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对于名利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亲情的珍视和对于知己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