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先生标致高,诵诗恍见万人豪。
清如金掌双茎露,壮似钱塘八月涛。
胸次无尘春拍拍,道腴有味乐陶陶。
輶轩刻枣传衡岳,留得芬芳伴楚骚。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昌龄在题赠他的友人王双岩的诗集后的两首诗。这两首诗以赞美、颂扬诗人为主题,通过对诗人的描绘来抒发作者对朋友的敬爱之情。
第一首:
- 自是先生标致高:这里指的是王双岩先生的气质高雅出众,与众不同。
- 诵诗恍见万人豪:意思是说,读着王双岩先生的诗作,仿佛看到了千军万马般的英勇气概。
- 清如金掌双茎露:形容王双岩先生的诗歌清新脱俗,如同清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露珠。
- 壮似钱塘八月涛:比喻王双岩先生的作品气势磅礴,如钱塘江八月的潮水般汹涌澎湃。
- 胸次无尘春拍拍:意思是说王双岩先生的心灵纯净无暇,如同春天般温暖而美好。
- 道腴有味乐陶陶:表示王双岩先生的诗歌内容丰富,韵味无穷,让人陶醉其中,乐而忘返。
-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王双岩先生的高洁气质、卓越才华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王双岩先生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深远影响。
第二首:
- 輶轩刻枣传衡岳:这里的“輶轩”指的是一种轻便的车子,用于装载书籍或物品。“传衡岳”则是指将王双岩先生的诗集带到远方的名山大川中传播。
- 留得芬芳伴楚骚:意思是说王双岩先生的诗作如同芬芳的香气一样,能够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