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节稽山乐事多,旧闻一一入搜罗。
卧薪伯业今何在,乔木家声久不磨。
可笑儿曹怜野鹜,却输道士辨笼鹅。
不因禊帖风流远,千载人谁数永和。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写“兰亭”,叙“稽山”,写“稽山”上兰亭的乐事,抒发了诗人对兰亭的热爱;颔联,用典,以“卧薪尝胆”比喻自己的远大志向。颈联,写儿时喜爱野鹜和后来喜欢笼鹅的不同心态;尾联,抒发感慨,说由于没有留下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所以人们无法知道兰亭的风流。

【答案】

(1)译文:稽山脚下兰亭里的游乐之事多,一一入搜罗。卧薪尝胆的志向现在在哪里?乔木高树的家声久不磨。可笑的是孩子们怜爱野鸭,却输给道士辨别鹅毛。如果不因为禊帖的风流而远去,千载人谁能够数永和。

(2)注释:稽:古地名。稽山: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的山。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二十里处。稽山兰亭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与当时一些文人墨客举行酒会的地方,也是他们集序作序的地方。

赏析:“卧薪尝胆”典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的是春秋末年吴国国君夫差打败越国的事迹。这里用来比喻自己有远大的抱负和坚毅的意志。

二、三句:诗人回忆童年时期喜爱野鸭,成年后喜爱笼鹅的情景,表现诗人对两种不同情趣的喜爱。

四、五句:诗人以儿时的喜好来衬托成年后的爱好,表达出诗人对笼鹅的偏爱。

六、七句:以伯业比喻自己的事业,家声比喻自己的名声。表达了诗人对兰亭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八、九句:以“儿曹”、“野鹜”比喻自己年轻时喜爱的东西,“野鹜”指野鸭子,“笼鹅”指笼子中的鹅,二者都是笼养的禽鸟,暗喻自己少年时喜爱那些被束缚的东西。

十句:以“道士”“笼鹅”自比,说自己虽然喜欢笼养的鹅,但不如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受人推崇。

十一句:诗人感叹,如果没有留下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那么人们就不知道兰亭的风流了。表达了诗人对王羲之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