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人见说渐相安,更把西山作样看。
有社有民行志易,不宽不猛得中难。
设施新法须明允,掩盖前愆莫纠弹。
便作真王何用假,安排旗鼓即斋坛。

【注释】

惠安:今属福建。吴明辅(1095~1171):字良权,南安人,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南安:今在福建省。渐:渐渐,逐渐。更把西山作样看:意谓以西山的治理为榜样。行志:奉行治国之志。行易:指治理容易。不宽不猛得中难:意谓既不能太宽,又不能太严,而要适中。设施新法须明允:意谓设置新法时必须公正。掩盖前愆莫纠弹:意谓掩饰以往的过失,不要追查追究。真王何用假:意谓真正的君王何必借助于伪王呢?安排旗鼓即斋坛:意谓排定兵将,整顿旗鼓,就可以在庙堂上祭祀上天。

【赏析】

《寄惠安吴簿明辅子良权南安宰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给好友吴明辅的两首诗。这两首诗是作者为朋友出使南方安抚民情所写的。

第一首诗的前四句写吴明辅到任后,百姓渐渐安定了,并且开始效法朝廷的治理方法。第五、六句指出治理的关键是既要宽又要严,但两者都要适中,不可偏颇。第七、八句说吴明辅在治理地方时应该公正,不能掩饰以往的过错,而应该追查追究。最后两句说真正的君王何必借助于伪王呢?应该自己来排定兵将,整顿旗鼓,然后可以祭祀天地。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政治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愿。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希望吴明辅能以西山的治理为榜样,实行德治。第五、六句指出治理的关键是要奉行治国之志,而不要偏离正道。第七、八句说吴明辅在治理地方时应该公正无私,不要掩饰以往的过错,而且应该追查追究。最后两句说真正的君王何必借助于伪王呢?应该自己来排定兵将,整顿旗鼓,然后在庙堂上祭祀上天。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王安石的政治理想,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苛政,提倡德治,反对武力镇压。同时他也主张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腐败。这些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也是他一生政治活动的指导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