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时何事欲西征,为有悲风动紫荆。
斜断最怜鸿雁影,急难方见鹡鸰情。
北方寒地多冰雪,南国饥氓弄甲兵。
扶旐东归良不易,护持孝友有神明。

【注释】

①陈君保:人名。

②紫荆:一种树木,又名“木槿”。此处代指南方。

③鹡(jī)鸰:鸟名,即黄莺。

④甲兵:武器。

⑤神明:神和明,意谓有神灵的庇佑。

【译文】

不合时宜为什么要去西边远行?因为那里有悲凉的秋风拂动着紫荆树。

我特别同情鸿雁失群的孤影,在困境中才显出鹡鸰兄弟情深。

北方寒冷地区多雪多冰,南方饥民正忙着操持兵器应战。

护送灵柩东归真不容易,保护孝悌友爱有赖于神灵保佑。

【赏析】

此为送别诗,写陈君保西征途中之思。起句“非时何事欲西征”表明诗人送陈君保西行并非出于一时兴起或偶然之意,而是在特定时刻作出的选择。次句“为有悲风动紫荆”则是说,由于有悲凉的秋风拂动着紫荆树,才引起作者的感慨。这两句诗是全篇的发端,也是全诗感情的基础。后四句是诗人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与祝愿,表达了作者的一片赤诚之心。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重心,也是诗人情感的高潮。诗人把朋友比作失群之鸿雁、患难之鹡鸰,以鸿雁失群、鹡鸰相呼的形象,来比喻陈君保西征途中所处艰难险恶的环境及他与友人生死相依的关系。这两句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者,鸿雁失群而互相呼唤,鹡鸰遇险而相互救援,均属自然现象;虚者,则暗寓了诗人对友情深厚的颂赞之情,对陈君保西征途中艰危境况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他能够化险为夷的期望。

末联两句写送别之难。古人认为扶柩东归极不易,故云“良不易”;而护送忠臣孝子出使外邦,又有神祇庇佑,故曰“护持孝友有神明”。这两句是全诗的收结,既道出了送别之难,又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义。全诗虽无豪言壮语,却字字含情,句句动人,表现了作者的真挚友谊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