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尘中醉玉蒲,师于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林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如下:

人在尘中醉玉蒲,师于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林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注释:

  • 「人在尘中醉玉蒲」:《楞严经》中有“人虽在尘而心不泥,故名玉蒲;佛性本自清净,故名玉蒲。”
  • 「师于瓶里泻醍醐」:《楞伽经》云:“菩萨灌顶如灌醍醐”, 醍醐即酥乳之精华,喻甘露。
  • 「传来双径清香远」:意指佛法无边。
  • 「唤起丛林病骨苏」:意指佛法能解救众生苦难。
  • 「炳炳毫光争日月」:比喻佛法的光明照耀大地,如同日月一般灿烂。
  • 「琅琅舌本有江湖」:比喻佛法广大无边,如江湖般深邃广博。
  • 「他年泉下相逢处」:指后世僧人重逢,共话佛法。
  • 「解得龙山旧事无」:龙山是禅宗祖庭,意谓了解龙山的古训和传统。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深厚的信仰和敬仰之情。通过赞美佛法无边、慈悲救世的特点,体现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普遍认同和推崇。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佛教教义的核心思想,又富有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