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节飞来湘水滨,笺天乞取自由身。
悬知寿杖宜扶孔,纵有蒲轮莫致申。
老去最能坚晚节,复来应信有全人。
朱虚不作更生死,谁为苍生问大钧。

诗句

召节飞来湘水滨,笺天乞取自由身。    
悬知寿杖宜扶孔,纵有蒲轮莫致申。    
老去最能坚晚节,复来应信有全人。    
朱虚不作更生死,谁为苍生问大钧。    

译文

这首诗是宋代王迈的作品《挽赵东岩简叔彦侯四首》。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的友人深深的哀思和对其一生品质的赞扬。

注释

  1. 召节飞来:指召唤来的官员,即赵东岩。
  2. 笺天:向天祈求或请求。
  3. 自由身: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4. 寿杖宜扶孔:祝寿时需要扶持的拐杖应该由孔子来扶(孔子象征智慧和道德)。
  5. 蒲轮莫致申:用蒲席车拉他走(比喻让他安享天年)却无法实现。
  6. 老去:年纪渐长。
  7. 坚晚节:坚持到晚年保持高尚的节操。
  8. 朱虚:此处指代贤者,不应轻易放弃生命。
  9. 苍生:百姓。
  10. 问大钧:询问天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已故朋友的追忆和赞美。诗人通过四首诗分别描绘了这位朋友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表现,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政治才能。在诗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还反映了自己对人生、政治和道德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第一首诗“召节飞来湘水滨,笺天乞取自由身”描绘了朋友从朝廷被召回的场景,象征着其政治生涯的回归和重新开始。这里的“自由身”意味着摆脱过去的束缚,重新获得自由和权力的可能。

第二首诗“悬知寿杖宜扶孔,纵有蒲轮莫致申”则表达了对于这位朋友年高德劭的期望与祝福。希望他用孔子般的智慧来指引他人,即使已经得到了上天的恩赐,也应珍惜并合理使用。

第三首诗“老去最能坚晚节,复来应信有全人”赞颂了这位朋友即便在晚年也能坚守自己的道德和信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再次见到这位朋友的期待,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完人。

最后一首诗“朱虚不作更生死,谁为苍生问大钧”则是诗人对这位已故的朋友的哀悼和敬意。他认为这位朋友虽然去世,但他的精神和道德仍然值得后人学习和尊敬。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人物的回忆和赞美,也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表达。它反映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