尻脽连接召徐严,谁羡平生太史谈。
汗简杀青推老手,未应留滞只周南。
【注释】
尻脽:脊骨。连接:衔接。召徐严:召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的叔父)封于徐国,谥为“严”。太史:指司马迁。杀青:古代一种用刀斧削竹简的方法,也用以比喻文章的写作过程。推老手:推崇老手。周南:即《诗经·周南》,是《诗经》中的一部分。
【赏析】
王昭君出塞时被送至匈奴单于处,归途中经过汉使所住的宾馆,作诗一首以示留别。
这首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终。前六句写王昭君在旅途中所见景物,后两句抒发离别之情。全诗语言质朴,不事雕琢。
首联“尻脽连接召徐严”,是说王昭君的家乡与匈奴相接,而王昭君又从家乡到北方来,于是把两个地域相连接。“尻脽”指脊骨,是形容地理关系的名词;“连接”表示两者相接壤。“召徐严”是周代的一个诸侯国,这里指王昭君的家乡,“徐严”也是地名,这里借指王昭君的家乡——郡县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因为王昭君的故乡和匈奴接壤,而王昭君本人是从家乡来到匈奴的,所以把这两个地域相连接。这既说明了王昭君的家世,也为下文王昭君出塞的背景作了铺垫。
颔联“谁羡平生太史谈”,意思是说,谁能羡慕司马迁一生从事史学研究呢?“太史”指司马迁,他曾任太史令,所以称做“太史”。这一句是说,那些熟悉汉代史实的人,对王昭君出塞去和亲一事,都感到惋惜和不平。“汗简杀青”是说,王昭君的远嫁,是违背了汉朝传统礼教的规矩的。“汗简”,指用竹简写成的兵法书,这里泛指史书。《史记·李斯列传》:“及如荀卿,天子待之以客。”可见“汗简”一词,有贬意,是指司马迁的著作。“杀青”,是古代一种书籍校雠方法,这里泛指著作。“推老手”是说,王昭君的远嫁,是因为她年纪大了,才由朝廷派往匈奴去当人质的。“周南”指《诗经·周南》中的诗歌,这是当时流行的歌曲,用来歌颂南方的风俗民情。这两句的意思说,那些熟悉汉代史实的人,对王昭君出塞去和亲一事,都感到惋惜和不平;这是因为司马迁的著作是一本好书;而王昭君远嫁匈奴,则是违背了汉朝的传统礼教的规矩。
颈联“未应留滞只周南”是说,王昭君远嫁匈奴,并不是不能留在汉朝,只是由于匈奴单于想娶中国的女子做妻子,所以只能这样罢了。“周南”指《诗经·周南》中的一首诗,这是当时流行的歌曲,用来歌颂南方的风俗民情。这一句的意思说,王昭君远嫁匈奴,并不是她不愿意留在汉朝,而是匈奴单于想娶中国的女子做妻子,所以只好这样罢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熟悉汉代史实的人,对王昭君出塞去和亲一事,都感到惋惜和不平,但又不能理解王昭君远嫁的动机和原因。他们只能责怪司马迁的著作不好,不能说服王昭君远嫁匈奴。
尾联“未应留滞只周南”是说,王昭君远嫁匈奴,并不是她不愿意留在汉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王昭君远嫁匈奴,并不是她不愿意留在汉朝;而是匈奴单于想娶中国的女子做妻子的缘故,所以只好这样罢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熟悉汉代史实的人,对王昭君出塞去和亲一事,都感到惋惜和不平;但他们又不能理解王昭君远嫁的原因。他们只能说是司马迁的书不好。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熟悉汉代史实的人,对王昭君出塞去和亲一事,都感到惋惜和不平;但王昭君并没有因此怨恨司马迁或汉朝朝廷。
这首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终。前六句写王昭君在旅途中所见景物,后两句抒发离别之情。全诗语言质朴、不事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