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齐杳冥际,迥与世尘违。
席上山河近,天边桑柘微。
人间已飘洒,栋里始纷霏。
草树收残照,逍遥久未归。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高齐杳冥际”
  • “高齐”:可能是指高处或高处的景致。
  • “杳冥际”:形容景色非常遥远、朦胧,仿佛在云雾之中。
    译文:站在亭子上,远处的景色高远而朦胧,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世界。
    赏析:开篇以“高齐杳冥际”描绘了云际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独特的视野,为后文营造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1. “迥与世尘违”
  • “迥”:远离,不同于。
  • “世尘”:世俗的尘埃,指人世间的纷扰和琐事。
    译文:这里远离了尘世中的喧嚣与纷扰,与世间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通过“世尘违”这一表达,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的疏离感,以及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愿望。
  1. “席上山河近”
  • “席上”:字面意思是坐在席子上,引申为身处高处。
  • “山河近”:形容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如画般的山河美景。
    译文:坐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脚下的山川河流,仿佛近在咫尺。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高空中俯瞰大地的景象,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美的享受。
  1. “天边桑柘微”
  • “天边”:指天空的边缘。
  • “桑柘”:指桑树和柘树,常用于比喻田园风光。
    译文:在天边,桑树和柘树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赏析:通过“天边桑柘微”,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1. “人间已飘洒”
  • “人间”:通常指人类居住的世界。
  • “飘洒”:形容事物分散、零落的样子。
    译文:在这高处,人间的世界已经变得如此零散和飘洒。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高处所带来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1. “栋里始纷霏”
  • “栋里”:指房屋内部。
  • “纷霏”:形容纷杂、纷乱的样子。
    译文:在室内,各种纷乱的事物开始浮现,使得原本宁静的空间变得不再平静。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室内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纷扰世界的反感。
  1. “草树收残照,逍遥久未归”
  • “残照”: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 “逍遥”:自由自在地行走、生活。
    译文:草树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美丽,而我长久以来都没有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
    赏析: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向往。

整首诗赏析

《云际亭》是一首描绘高山之巅的诗歌,通过对云际亭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诗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