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近铃阁,旦夕被仁风。
自得芳菲早,岂将疏远同。
冰开半塘绿,雨借数枝红。
会待韶光遍,还应到野丛。
先春亭
园林近铃阁,旦夕被仁风。
自得芳菲早,岂将疏远同。
冰开半塘绿,雨借数枝红。
会待韶光遍,还应到野丛。
注释:
- 先春亭:位于园林中的一座亭子,因其位置临近铃阁而得名。
- 园林:指作者所在的地方,可能是一座私人花园。
- 近铃阁:靠近铃阁,暗示先春亭与铃阁相邻,可能是一个观赏点或景点。
- 旦夕被仁风:形容先春亭受到的风是温暖的,如同仁爱之风。
- 自得芳菲早:指先春亭很早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芬芳。
- 岂将疏远同:表示先春亭不与其他疏远的地点相同,强调其独特性。
- 冰开半塘绿:描绘了冬天过后,池塘水面上覆盖着一层薄冰,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绿色的景象。
- 雨借数枝红:指雨滴使得周围的树木变得鲜艳,如同红色的花朵一般。
- 会待韶光遍: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春天的景色将会遍布整个园林。
- 还应到野丛:表明春天的到来不仅仅局限于园林内的美景,还会扩展到园外的原野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先春亭所在的环境以及它所感受到的自然风光和季节变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画面,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先春亭的喜爱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中的“自得芳菲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时刻的期待和享受;“岂将疏远同”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自豪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