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将幕开,濯锦使旌来。
欲识关头雪,正如江上梅。
宵衣矜远俗,露冕寄良才。
岂待三年最,修梧茂帝台。

”`

诗句:高阳将幕开,濯锦使旌来。 // 欲识关头雪,正如江上梅。 // 宵衣矜远俗,露冕寄良才。 // 岂将三年最,修梧茂帝台。

译文:
高阳将幕府开启,濯锦使的旗帜到来。想要识别关口上的雪花,就像江上的梅花一样。宵衣以示远离世俗之态,露冕寄托出杰出的人才。难道需要三年才能成就大事,修整梧桐使之茂盛在朝廷之上。

注释:

  • 高阳将幕开:指司马光担任高阳县的长官时开启幕府。
  • 濯锦使旌来:濯锦使者的旗帜到来,濯锦使者是唐朝时期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丝绸贸易。
  • 关头雪:形容关口的雪景,象征艰难或机遇。
  • 江上梅:江边的梅花,常用来比喻坚强不屈的品质。
  • 宵衣矜远俗:夜晚的官员穿着朴素的官服以显示清廉。
  • 露冕寄良才:露冕是古代官员的一种服饰,寄希望于有才能的人。
  • 岂将三年最:意指不需要三年就能取得成功。
  • 修梧茂帝台:意思是皇帝的宫殿修长而华丽,用以比喻国家治理得当、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文学家司马光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程端明即将赴成都任职的祝福和期望。首联描绘了程端明到任的景象,颔联用“关头雪”与“江上梅”作对比,表现了程端明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优雅。颈联通过“宵衣矜远俗”、“露冕寄良才”表达了对程端明清廉自守、才华横溢的期望。尾联则直接祝愿程端明能迅速建功立业,同时暗示其政治地位将会日益提升。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其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司马光的《送程端明知成都》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后人的赞誉,更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赞颂,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理想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