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书游上国,拾芹取荣名。
雅度津涯阔,高文风雨惊。
忘怀翻得谤,纵酒遂伤生。
忍使泉台客,悁悁不自明。
诗句释义
- 负书游上国:携带书籍,游历于国家之中。”上国”通常指的是大国或繁华之地。
- 拾芹取荣名:比喻通过努力获得声誉和名声。”拾芹”是一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典故,意指以微小的努力获取巨大的成功。
- 雅度津涯阔:形容人的气质高雅,胸怀宽广。”津涯”在这里可能是指宽广的河流边界,用以象征宽广的人生道路或境界。
- 高文风雨惊:形容文章或学问非常高超,能够震撼人心。”高文”指的是高水平的文章或著作,而”风雨惊”则是形容这种成就足以让读者感到震撼甚至动容。
- 忘怀翻得谤:虽然忘记了曾经的过失(”忘怀”),但最终却因为某些原因(”谤”)受到了非议或批评。
- 纵酒遂伤生:放纵饮酒最终伤害到了生命。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可能是由于过度放纵导致的不良后果。
- 忍使泉台客:泉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比喻墓地或者阴间,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认为自己死后仍无法得到公正的评价或理解(”泉台客”)。
- 悁悁不自明:内心充满了痛苦和迷茫,难以自我解脱(”悁悁”表示心情烦闷不安的样子)。
译文
带着书卷行走于国家的繁荣之地;
通过努力获得名声。
气质高雅,胸襟坦荡,宽阔无边;
文章或学问极高,令人感动。
忘记了过去的过错,但因某种原因受到批评;
放纵饮酒终至伤害自身。
让我成为死后无人能辩的死者,心中充满了痛苦和迷茫,难以解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人生、名誉和命运感慨的诗篇。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其中,“拾芹取荣名”与“忘怀翻得谤”两联,体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道德原则的坚持。同时,“纵酒遂伤生”、“忍使泉台客”等词句则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行为后果的反思和内心的痛苦。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深沉的哲理意味,又不乏生动的情感描绘,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