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业金华贵,归心白鹤孤。
江山依旧在,轩冕向来无。
啸咏谁当共,登临未索扶。
浩然知此乐,迥与世人殊。
【注释】
儒业金华贵:儒业,指儒学之业。金华,金华山,在今浙江。贵,高贵,尊贵。归心白鹤孤:归心,回归之心。白鹤孤,比喻自己像一只白鹤一样高洁清闲。江山依旧在:山河依旧。轩冕向来无:指仕途中显赫的官帽和车马。啸咏谁当共:啸咏,吟诗作赋。谁当共,谁来共享?登临未索扶:登临,登上高处。索扶,扶着栏杆。浩然知此乐:浩然,胸怀坦荡的样子。此乐,指隐居的乐趣。迥与世人殊:迥,不同。与世人殊,与众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李益为朋友李逢吉推荐,得以任殿中侍御史,因直言劝谏,被贬为江州司马,所以有“儒业金华贵”一句,表明他出身于儒学世家,又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位儒者。但因直言劝谏,遭贬谪,所以有“归心白鹤孤”。
第二联写送别的感慨。江山依旧,而人已非。作者以白鹤自喻,表现了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轩冕向来无”,意谓仕途上显赫的官帽和车马,都已抛弃了,这两句是说官场上的荣华富贵都如过眼烟云,一去不返。“啸咏谁当共”,意思是说只有我才能和你一起吟诗作赋,抒发情怀。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三联写送别后的孤独感。登临远望之际,诗人感到孤独难耐,需要人来扶持,这就暗示了自己虽身居隐逸之地,但心境依然孤独。
最后两句表达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感受。“浩然知此乐”,即诗人胸怀坦荡,知道隐居生活的快乐;“迥与世人殊”,即这种快乐与众不同,与世人所追求的东西截然不同。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友人李益归隐庐山后的生活,表现了诗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幽静深远,风格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