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意遗轩冕,轻于鸿一毛。
扁舟千里远,佳句百篇豪。
酒饮宜城美,歌闻白雪高。
家林已春色,慎勿滞江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品质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的内容和形式特点,然后按照题目的提示语句和要求答题,最后再对答案进行品味和修改。“适意遗轩冕”,轩冕,官帽、朝服。意谓抛弃官职名利,归隐于自然山水之间。“扁舟千里远”,扁舟,小船;千里,形容距离遥远。意谓乘坐小船,行经千里。
“佳句百篇豪”,佳句,美好的诗句;豪,雄壮、慷慨。此两句是诗人自谦之语。大意是:我虽然写了许多优美的诗句,但是还远远赶不上那些伟大的人物。
“酒饮宜城美”,“酒饮”即饮酒,宜城,地名,在今湖北当阳市境内,这里指汉水入江之处。此两句大意是:我在汉水边畅饮美酒,听着歌声高亢激昂。
“家林已春色”,家林,家园。春色,春天的景象。此两句大意是:我家乡的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我家的门前了。
“慎勿滞江皋”,慎勿,小心谨慎;止,停留。这两句大意是:请你小心谨慎地不要停留在江岸上,要赶快渡过长江。
【答案】
(1)适意遗轩冕:抛弃官爵名利。(2)扁舟千里远:乘坐小船,航行千里。(3)佳句百篇豪:写有许多优美的诗句。(4)酒饮宜城美:畅饮汉水之滨的美酒。(5)家林已春色:家乡的树已发新芽,春天的景致已来到家门口。(6)慎勿滞江皋:请你小心谨慎地不要停留在江岸上,要赶快渡过长江。(译文:我抛弃了官位名利,驾着一叶扁舟行驶在千里之外。写下许多美丽的诗句,畅饮汉水之滨的美酒。春天来临,我的家乡已是万物复苏,景色迷人。请你小心谨慎地不要停留在江岸上,要赶快渡过长江。赏析:“适意遗轩冕,轻于鸿一毛。”这是全诗的总领。“适意”,即适意逍遥之意。诗人以“适意”二字点明自己辞官归隐的心情,而“轩冕”则代指官场上的荣华富贵。诗人用“轻”字来形容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和淡泊,从而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鸿一毛”出自《庄子·逍遥游》,“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诗人在这里借喻自己虽身居高位却心如死灰,不愿再受世俗束缚。“扁舟千里远,佳句百篇豪。”这是诗人自谦之语。“扁舟”,即独木舟,泛指小船。诗人以扁舟为载体,在江湖之上畅游,享受自由自在的乐趣。“佳句”,美好的句子,诗人用“百篇豪”来表明自己的创作成果。“佳句”与“百篇”形成数量对比,突出了自己创作才能的高超。“酒饮宜城美,歌闻白雪高。”此句承接上句,描写诗人在汉水之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宜城”是汉代的郡名,故址在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一带。“宜城”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汉江流域的中游地带,这里河网纵横,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酒饮”“歌闻”,表现诗人陶醉在美妙的自然风光之中,乐不思蜀。“家林已春色,慎勿滞江皋。”这是诗人劝诫友人的临别赠言。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关切之情,希望对方不要滞留于此地。“家林”,即家园。诗人用“家林已春色”来表达自己对于家乡春天美景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关心之情。“慎勿”,即小心谨慎。“江皋”,即江边。诗人告诫友人不要停留在江边驻足观望,而是应当尽快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