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天物胜人为,万叶无风绿四垂。
犹恨簪绅未离俗,荷衣蕙带始相宜。
自然天物胜人为,万叶无风绿四垂。
犹恨簪绅未离俗,荷衣蕙带始相宜。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自然天物胜人为
- 自然天物:自然界的美景或事物。
- 胜人为:胜过人类所做的一切。
- 意境:诗人通过“自然天物”,表达了自然界的优美景色胜过人类的努力。强调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以及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 万叶无风绿四垂
- 万叶无风:形容树叶茂盛,没有受到风吹动。
- 绿四垂:形容绿色覆盖了整个四周。
- 意境:诗人以“万叶无风绿四垂”来描绘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景。这里的“万叶无风”暗示了自然界的平和与稳定,而“绿四垂”则突出了树木的繁茂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 犹恨簪绅未离俗
- 簪绅: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装饰品,通常由簪和绅带组成。
- 未离俗:还未摆脱世俗的束缚。
- 意境:诗人虽然赞美自然的美丽,但仍然感到遗憾,因为他认为即使是在自然中,也不能忘记人的社会属性和责任。这里的“簪绅”象征人的社会地位和角色,而“未离俗”则表示人不能完全脱离社会,总是需要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 荷衣蕙带始相宜
- 荷衣:荷花的衣裳,这里用来比喻穿着荷花衣服的人。
- 蕙带:香草的带子,这里用来比喻佩戴着香草饰品的人。
- 意境:诗人在这里赞美那些穿着荷花衣服、佩戴着香草饰品的人。这些装扮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展示了一种优雅和品味。这里的“荷衣蕙带”象征人的服饰和饰品,而“始相宜”则表示这些装扮是最适合、最合适的。
创作背景
《花庵诗寄邵尧夫》是宋代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洛阳四时常有花》是这首诗的原文部分。司马光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洛阳四时常有花》这首诗可能反映了司马光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可能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花庵诗寄邵尧夫》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也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