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旗猎猎盖山红,回首咸阳一炬空。
惆怅秦人虚用意,几年辛苦得山东。
【注释】
1.秦人:指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想吞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2.猎猎:旗帜飘扬的样子。
3.盖山红:山名,在今陕西韩城县东。
4.回首:回顾过去。咸阳:秦朝的都城。一炬空:大火烧毁了咸阳城。
5.惆怅:失望和悲伤。
6.虚用意:徒有其名,没有实现。
7.几年辛苦得山东:这几年来辛勤劳动才收复山东失地。得山东,即收复山东的意思。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他看到朝廷中一些大臣专权误国,对内横征暴敛,赋重役繁,致使民不聊生。诗人对这种现象深感痛心疾首,因而作此诗以讽谏当朝。
全诗共四句,前三联写秦人当年“欲平大乱复无道”的壮举,最后一句则表明自己虽为秦人却“无多力”,只能“空叹息”而已。
诗的前两句描写秦人当年的英勇事迹:“楚旗猎猎盖山红,回首咸阳一炬空。”意思是说,当年秦军旌旗猎猎如云飞,横扫中原,直逼咸阳。可转眼间,咸阳城却被焚为灰烬,成为一片废墟。这两句是追叙前事,从时间上看,是从“空叹息”的现在追溯到“欲平大乱复无道”的过去;从内容看,既写出秦军的威武雄壮,又暗示秦亡的原因。
第三、四句写秦人的“惆怅”。意思是说,秦人虽然有“大功于天下”的“空意”,但终究未能“收其功”,反而白白浪费了“几年辛苦得山东”的良机。这两句是对前面追叙往事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也是诗人对秦朝统治者的深刻批评和不满情绪的流露。
诗人在这首诗里通过对秦人的历史功绩及其结果进行比较,指出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与秦人的努力奋斗之间的巨大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秦人历史功绩的肯定,对秦朝统治者的愤慨和谴责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