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车马走红尘,城外多于城里人。
谁信今朝还政后,过如前岁下车新。

【注释】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仿效宋代诗人苏子由的《次韵子瞻和赵郡士人家二首·其二》中的句式,作诗十章以献开府太师。东郊:指洛阳城东,即王城。

红尘(huán hóng):车马扬起的尘土。

城外多于城里人:意谓今日洛阳城外的车马多过城中。

谁信今朝还政后,过如前岁下车新:意思是说,今天人们不信,以为你这次还政后,还会像往年一样一上任就处理政务。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初。当时,宋徽宗退位,向太后听政以后,朝政更加混乱,政治腐败,奸佞当道。作者在这首诗中,假托“效赵学士体”的形式,对时政表示不满,并劝谏宋徽宗要勤政爱民,勿使百姓受苦。

起二句写景,渲染出一种车马喧阗、尘土飞扬的场面,为下文写“谁信今朝还政后,过如前岁下车新”做铺垫。这里,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车马比作“红尘”,写出了车马之多,尘土之盛。“谁信”二字,既是对京城百姓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表达了诗人对时政的不满情绪,同时,又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因为自己已经还政就放松了对国家政治的治理。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既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又反映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之心。

最后一句用反问的语气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老百姓不会相信皇帝还政以后会像过去一样一上朝就处理政事。这里的“过如前岁下车新”一句,既是针对朝廷现状而发,又是作者自己的感慨之言。这既表明了自己对时政的不满,又体现了自己希望皇帝能够勤勉为政的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洛阳城郊外的景象,巧妙地将诗人的不满情绪寓于其中,语言简练、含蓄,既符合律诗的要求,又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个人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