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苍茫空盛衰,燕台贤客姓名谁。
君看碣石岩中草,宁似昭王拥彗时。
黄金散尽馀基没,易水萧条烽火飞。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分析:
万古苍茫空盛衰: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意味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世事总是在不断地盛衰交替中前行。
燕台贤客姓名谁: 燕台指的是古代燕国的建筑或地区,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贤客”指的是有才德的人物,”姓名谁”则表达了对这些贤人的好奇或是询问他们的名字。
君看碣石岩中草: 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县,是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这里的”君看”可能是诗人在邀请读者一同观看,而”岩中草”则可能指的是山中的草木,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不屈的精神。
宁似昭王拥彗时: 昭王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楚怀王,他曾经因为彗星出现而认为自己的国家将要发生变故,于是整顿内政,加强国防。这里的”拥彗时”可能是比喻贤人在国家困难时期挺身而出,带领国家度过难关。
黄金散尽馀基没: 这句话暗示了国家的衰落和灭亡,以及随之而来的财富的流失。”黄金散尽”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财政困境,而”余基没”则意味着国家的基础已经动摇,无法维持下去。
易水萧条烽火飞: 易水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河流名称,常被用来象征悲壮的历史场景。”烽火飞”则可能指的是战争或灾难的发生。这两句诗通过描述战乱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燕台贤客和易水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感慨。诗人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