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馀春意早,卉木先有思。
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
伊予忝諌垣,动息抱忧悸。
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
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囚系。
茅茨庇风雨,偏隘无馀地。
时于坏垣隙,历历生新荠。
君侯乃比邻,跬步难自致。
常思去岁初,西轩学歌吹。
座客皆故人,欢笑无拘忌。
平生不喜酒,是日成烂醉。
岂言长揖归,良会难再值。
东风忽复来,时华一何驶。
丛竹固无恙,夭桃作花异。
朝廷正清明,讵肯容窃位。
何当遂废放,欢饮还自恣。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闰馀春意早,卉木先有思。

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

伊予忝諌垣,动息抱忧悸。

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

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囚系。

茅茨庇风雨,偏隘无馀地。

时于坏垣隙,历历生新荠。

君侯乃比邻,跬步难自致。

常思去岁初,西轩学歌吹。

座客皆故人,欢笑无拘忌。

平生不喜酒,是日成烂醉。

岂言长揖归,良会难再值。

东风忽复来,时华一何驶。

丛竹固无恙,夭桃作花异。

朝廷正清明,讵肯容窃位。

何当遂废放,欢饮还自恣。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北宋庆历二年(1042)春天写的一首七绝。当时作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与范仲淹同朝共事。此诗即写自己对政治的忧虑,以及对与范仲淹交往的渴望。全诗八句话,前四句写自己对春的感受和对自然物候变化的观察;后四句则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人生感怀。

首联“闰馀春意早,卉木先有思”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暗含着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闰馀春意早”,说明春天来得早,自然界充满了生机;“卉木先有思”,则表明这些草木都开始思考如何生长。这里的“卉”(植物)是指各种草本植物,“木”则是指各种树木。诗人通过对这些植物的描述,传达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之情。

颔联“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两句,描绘了鸟儿飞翔的场景。这两句诗通过描述鸟儿飞翔的动作和方向,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鸟儿飞翔时,它们各自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而作者则希望在政治上也能如此。这里的“嘤嘤”形容鸟儿的叫声,“求类”则表示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通过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颈联“伊予忝諌垣,动息抱忧悸”两句,描述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感受。“忝諌垣”意为自己身处宫廷之中,地位卑微;“动息抱忧悸”则表明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里的“諌垣”指的是宫廷之内,“动息”则表示自己的心情变化。作者通过这一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担忧。

尾联“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两句,反映了作者对于职责和担当的看法。“衮职”指的是皇帝所赋予的重任,“旷不补”则表示这些职责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言责”则是指言论的责任,“真可畏”则表示这种责任非常重大和令人畏惧。作者通过这一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责任的重视和担当的决心。

最后一句“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囚系”则是作者对自己的感慨。这里用“陋巷若囚系”来形容自己的困境和政治上的压抑。作者通过这一感叹,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环境的无奈和压抑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作者的情感以及对政治现状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生命和国家大事的深刻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担当和责任感,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