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
碑板无文荆棘深,石兽沈沦松柏秃。
问人虽不知姓名,昔皆高官仍厚禄。
子孙流落何所之,凶吉当年非不卜。
我来正值寒食天,祭膰不设无人哭。
古坟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
碑板无文荆棘深,石兽沈沦松柏秃。
问人虽不知姓名,昔皆高官仍厚禄。
子孙流落何所之,凶吉当年非不卜。
我来正值寒食天,祭膰不设无人哭。
注释:
古坟:指坟墓。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历历:一一分明的样子。
碑板:墓碑。
无文:没有字。
荆棘:带刺的植物,这里泛指杂草。
石兽:刻在石碑上的神兽或动物形象。
沈沦:沉没。
松柏:常绿树。
问人:询问死者家属的人。
凶吉:命运好坏。
凶:坏运气。吉:好运气。
非:不是。
膰:祭祀用的牲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通过对荒废、荒芜的古墓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首联“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描述了广阔的田野上,一座座古坟清晰可见,如同夏日的房屋一样高大而坚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古坟的壮观与荒凉。颔联“碑板无文荆棘深,石兽沈沦松柏秃。”进一步描述了古坟的状况。碑板上没有文字,只有深深的杂草;石兽也已经沉没在松柏之中,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形。这两句诗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古坟的荒芜和破败。颈联“问人虽不知姓名,昔皆高官仍厚禄。”揭示了古坟的主人的身份和过去的生活状态。虽然无法得知他们的姓名,但他们曾经都是高官,而且生活富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古坟主人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凄凉。尾联“子孙流落何所之,凶吉当年非不卜。”则转向了对古坟主人后代的命运的关注。他们如今都流离失所,不知道去向,而当初选择墓地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未来的吉凶呢?这两句诗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读者对古坟主人及其后代命运的思考。最后一句“我来正值寒食天,祭膰不设无人哭。”则是诗人自己来到这个古坟时的情景描述。寒食节是一个祭祀的日子,但没有人在祭拜,因为没有人来祭拜。这一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亡者的冷漠和遗忘。整首诗通过对荒废、荒芜的古坟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以及对现代社会遗忘和冷漠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