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禽弄晴朝,秋虫吟雨夕。
风和振兰芳,露寒滋菊色。
万物苟得所,随时各有适。
矧伊人最灵,胡为长戚戚。
圣人垂大训,灿烂著方册。
至乐和无声,大礼简无迹。
心专守中庸,身不蹈邪僻。
造次常在前,须臾不离侧。
穷通虽百变,何往不自得。
兹亭聊寓名,和乐在胸臆。
【注释】
1、春禽:春天的鸟。
2、秋虫:秋天的蟋蟀。
3、振兰芳:风和兰草散发芳香。
4、滋菊色:露水滋润菊花的颜色。
5、苟得所:苟且得到满足。
6、适:适合。
7、矧伊人:何况这个人呢。
8、戚戚:忧愁的样子。
9、大训:伟大的教诲或教训。
10、方册:典籍,书籍。
11、至乐:最大的快乐。
12、简无迹:简约而没有痕迹。
13、心专:心思专注。
14、守中庸:遵循中正平和之道。
15、造次:临时,匆忙之际。
16、须臾:片刻。
17、穷通:指贫富、得失。
18、百变:千变万化。
19、兹亭:这里亭子。
20、在胸臆:在心里。
【赏析】
《同子骏题和乐亭》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和”为线索,通过写亭中的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对“和”的理解,表达了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首联“春禽弄晴朝,秋虫吟雨夕”,描写了自然界中鸟儿与昆虫的活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风和振兰芳,露寒滋菊色”,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顺应自然,享受生活。
颈联“万物苟得所,随时各有适”,则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谈论生活的哲理,强调万物皆有其适宜之所,人们也应该适应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尾联“矧伊人最灵,胡为长戚戚”则是从人的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强调人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应过多地忧虑世事变化。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传达了他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启迪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