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聊麾十万师,西来捷报走黄旗。
六骡壮骑终须去,九虎将军亦谩为。
面内疲民元不改,从中胜算自无遗。
临轩想见天颜喜,百辟欢声动玉墀。
淮西军大破贼兵连六告捷喜成口号二首
一战聊麾十万师,西来捷报走黄旗。
六骡壮骑终须去,九虎将军亦谩为。
面内疲民元不改,从中胜算自无遗。
临轩想见天颜喜,百辟欢声动玉墀。
【注释】:
淮西——指淮河之西地区,泛指淮南地区。
麾——指挥。
走黄旗——在古代行军时所持的旗帜。
骡壮骑——指骑着战马、身强力壮的骑兵。
九虎将军——指威风显赫、勇猛善战的武将。
面内疲民——指战争期间疲惫的百姓。
无遗——没有遗留下来的意思。
临轩——站在台阶上,指皇帝。
百辟——指朝廷百官。
玉墀:台阶上的白玉栏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胜利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淮西军的英勇战斗、胜利的捷报、以及皇帝的喜悦等场景,表达了他对战争胜利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首句“一战聊麾十万师”,描绘了淮西军在战争中的胜利,他们只用了一次战斗就击败了敌人。这里的“聊”字,表示只是一次小小的胜利,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第二句“西来捷报走黄旗”,则描述了淮西军胜利后的情景。他们高举胜利的旗帜,向皇帝报告胜利的消息。这里的“黄旗”,象征着军队的胜利和荣耀。
第三句“六骡壮骑终须去”,则进一步描绘了淮西军的勇猛和战斗力。他们骑着战马,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胜利。这里的“六骡壮骑”,形容了淮西军的力量和勇猛。
第四句“九虎将军亦谩为”,则揭示了淮西军将领的实力和威严。他们如同虎豹一般勇猛,无人能敌。这里的“九虎将军”,形容淮西军将领的威猛和英勇。
第五句“面内疲民元不改”,则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尽管淮西军取得了胜利,但战争仍然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困扰。这里的“面内疲民”,指的是战争期间疲惫的百姓。
最后一句“从中胜算自无遗”,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信心。他认为只要继续努力,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这里的“中胜算”,意味着战争的最终胜利。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淮西军的英勇无畏,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