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病侵寻岂故时,暮年怀抱祇公知。
彊论出处初无意,底有文章更好奇。
王气山川元自壮,归心茅竹敢嫌卑。
中原趣下王正历,尽使遗民复汉仪。
衰病侵寻岂故时,暮年怀抱祇公知。
强论出处初无意,底有文章更好奇。
王气山川元自壮,归心茅竹敢嫌卑。
中原趣下王正历,尽使遗民复汉仪。
诗句解析与译文:
“衰病侵寻岂故时”:表达了诗人因年老体衰而感到身体衰弱和疾病困扰,这种状态让他难以回到过去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暮年怀抱祇公知”:诗人在晚年时期,更加专注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的纷扰不再那么感兴趣或关心。
“强论出处初无意”:尽管诗人有时尝试发表议论,但他更多时候并不在意这些言论是否会被人理解或认同。
“底有文章更好奇”:诗人认为,真正吸引人的是那些独特的见解和作品,而非空洞的议论或陈词滥调。
“王气山川元自壮”:这里诗人用“王气”来形容某地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潜力,而“山川元自壮”则强调了自然之美。
“归心茅竹敢嫌卑”:尽管诗人身处简陋的环境中,如茅草和竹子搭建的居所,但他并未因此而感到自卑或失落,反而对此表示一种豁达。
“中原趣下王正历”:诗人向往中原地区,那里的政治秩序稳定,社会环境良好。
“尽使遗民复汉仪”:诗人希望所有的遗民都能回归到汉朝的传统美德中,恢复他们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价值。
注释:
- 衰病侵寻:形容身体衰弱,疾病缠身。
- 公知:指公众的认知和了解。
- 强论:勉强发表意见。
- 出處:指一个人的言论是否被接受或认同。
- 好奇:对新奇事物感兴趣。
- 王气:古代帝王之气或权力象征。
- 茅竹:用茅草和竹子搭建的简陋居所。
- 中原趣下:向往中原地区的繁荣和政治理想。
- 王正历:指政治清明,社会秩序良好的时期。
- 遗民:旧国臣民,指那些失去国家后仍保留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命、政治和个人抱负的思考。通过对比自己衰老的身体和内心的平静,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他对社会和政治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尤其是那些失去家园的民众。诗中的“强论”一词体现了诗人虽然面对困境,但仍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这种声音可能不会被广泛接受。整体上,这首诗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